(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日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就“跨境电商进口零售税改”问题采访时说,新政对于食品、保健、母婴等产品成本会有较大影响。从过去的基本免征到现在要11.9%的跨境税,因此提价不可避免。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新税政搅动跨境电商格局》
日前,牵动各方神经的跨境电商进口零售税改“靴子”终于落下。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三部委公布,我国将自4月8日起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新政策并调整行邮税政策。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业内人士认为,新政出台后,跨境电商低门槛时期彻底过去,跨境进口电商将进入规范化、规模化、公平化的高速发展轨道。
税收流失严重
现行标准,对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征收“行邮税”。根据进口物品种类,分别征收10%、20%、30%、50%的行邮税,大多数商品的行邮税在10%,且税额不超过50元时,海关还免征相关税费。虽然限制每笔1000元,但是对消费笔数并无限制。
根据新政,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在限值以内,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设置单次交易限值和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主要是为了降低对一般贸易进口的冲击,避免扰乱正常贸易秩序。”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2000元单次交易限值和2万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的设置,考虑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合理消费需求,能够保证一般中等收入家庭的购买需求。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口贸易发展迅猛,交易规模快速攀升。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额605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59%,相当于同期一般贸易货物进出口增速的8倍多,比同期跨境电商出口增速高出23个百分点。其中,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为1290亿元,同比增长60%。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主要是母婴产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个人生活消费品,价值较低,部分企业想方设法拆单利用免税额避税,以降低售价来争夺市场,陷入只注重短期效益的不良竞争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税改无疑是针对近年来利用行邮税50元税额免征“钻空子”、日渐增多的税收“套利”现象。
据跨境贸易电商服务进口试点城市统计,目前中国90%以上的包裹不用交税就进境了。而相对于中国一年几千亿元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和中国公民海外购物消费规模,2014年中国对所有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征收的行邮税不到10亿元,税收流失问题相当严重。
曹磊称,海淘、代购等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中存在的税负不公问题,对国内实体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过去的‘行邮税’针对的是非贸易属性的进境物品,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虽然通过邮递渠道进境,但其交易具有贸易属性,按照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与一般贸易进口商品、国内生产销售同类商品产生税负不公等问题。”曹磊表示。
在新政策下,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一样,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降低了对一般贸易进口的冲击。
不过,新政依然留有空间让人打“擦边球”。比如,当一个人的限额超过时,可用另外一个人的身份证进行购买。另外,新政对于税率的提高,会助长私人海淘代购及购买“水货”的风气。
或将重新洗牌
这几天,不少电商平台喊着“新税政风暴来袭”,吆喝网民赶紧囤货。
“新政对于食品、保健、母婴等产品成本会有较大影响。”网经社网络零售部主任莫岱青表示,从过去的基本免征到现在要11.9%的跨境税,因此提价不可避免。
以普通的奶粉为例,此次政策调整前,一次购买500元的奶粉可以免税;政策调整后,需按11.9%的税率缴税,即59.5元。如果一次购买1000元的奶粉,原来按照行邮税需缴税款100元,政策调整后,缴纳增值税为119元。
“税改对跨境进口电商行业影响非常大。”广州空港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林智勇表示,之前利用行邮税有很大的“套利”空间,调整后因为价格优势不再,将致使90%的中小跨境进口电商退出市场。“但对京东、唯品会等进口电商平台来说是利好消息,新政还留有30%的空间,相比一般贸易有价格优势,该政策将使海淘集中在少数平台上面。”
林智勇认为,目前跨境进口电商以打造爆款为经营模式,税改将改变目前钻政策漏洞的现象。更多的企业将会静下心来潜心打造企业品牌及增加商品的品类。进口电商现有的商品品类还尚缺丰富,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商品品类涌现。
良策电商创始人孙彦良认为,在税收和价格杠杆调节下,跨境电商行业格局、主体结构、商品结构、仓储物流模式、跨境业务完善和消费者行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有利于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面对价格上涨,零售市场竞争压力将会加剧。”孙彦良表示,一些规模大、实力强的跨境电商主体,将会快速调整供应链模式和商品结构,在降低进销成本,强化销售力的同时,整合国内集采力量,建立健全“海外仓”布局,提高供应链流转效率,增强上游议价能力,并通过组合促销方式,实现相对平稳地过渡。而零散小型主体将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许多通过从零售店扫货邮寄的海外代购模式,将逐渐失去原本的价格优势,要么关停,要么调整上游对接渠道,实行更为垂直细分化或者为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或企业充当分销商的角色。(来源:经济导报;文/曹凤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