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为企业对接设计师的特赞(Tezign)今日宣布获得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领投,线性资本和Integral丰厚投资跟投的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去年3月,特赞获得Facebook早期员工、天猫及京东高管、硅谷天使投资人和中国设计师们联合投资的百万美元天使融资。
特赞是36氪氪空间的第五期项目之一,15年7月上线的1.0版本的核心功能就是将公司发布的设计需求通过一套匹配算法对接给合适的设计师,匹配过程中特赞将客户设计需求和设计师工作流程进行产品化。发展至今,特赞从1.0版本迭代升级到了2.0版本。
产品具体的变化是,1.0版本特赞实现的是“一个人能完成的简单设计”,现在2.0版本(16年2月前后)的特赞已经可以应对复杂的工作流。特赞想为企业对接的不只是设计需求,而是on-demand 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进一步实现“一个人可以完成的简单创意”和“企业按时、按需、大量与自由创意人合作”的需求。
迭代升级并没有改变特赞抓取的客群,范凌介绍说,特赞服务的客户包括SOHO中国、绿地集团、万科集团和华谊兄弟时尚这样的大B客户,也有36氪、下厨房、格灵深瞳、Segway Robotics和Strikingly(上线了)这类互联网创业公司,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TEDx组织、朝阳区海外学人中心、国际残奥会等组织机构。
特赞创始人范凌介绍说,对于大B客户,他们服务的大单资源是有限的,只服务大单会遭遇市场瓶颈,要扩展业务,低成本的策略是先扩展市场再扩充人力,将大单分拆或直接将小单外包给特赞对接的设计师是一个“划算”的解决方式。并且,大B公司的决策流程长,将订单交由内部完成遇到的摩擦力可能不会比外部协作小。
大B客户(或机构)的需求较为复杂,特赞为此开发了一系列企业服务功能,比如说多账号体系、权限设置、模板类功能的开发,不断完善匹配算法的精准度以提高对接的效率和质量。根据特赞提供的数据,用户在特赞提交需求后,最多3天内能匹配到相应的设计师,99%的项目在24小时内有超过8个设计师应答报价。
(特赞的核心团队,左起至右依次为联合创始人过晓茜、联合创始人王喆和创始人范凌)
设计师方面,特赞首先将人才云化处理,形成一个“人才库”,积累设计师的技能数据,根据成功对接的需求分析和活跃用户的回访测试数据,将设计师按技能类别和等级划分。为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特赞对设计师的筛选机制严格,范凌介绍说,平均每6位申请的设计师只有1位可以成功入驻,特赞还会通过邀请、选择、推荐等方式保证设计师质量。
目前,特赞有2000多企业端注册用户和6000多注册设计师,设计师覆盖平面设计、UI设计和插画设计三大领域。在过去的半年间,特赞已经对接项目千余个,项目的平均客单价在3万左右。
怎样吸引更多设计师入驻?范凌介绍说,特赞前期通过“科技+设计”社群的搭建、微信和知乎线上宣传以及Design Matters线下活动等方式,已经积累起了一个数十万人的学习型社群。现在注册的设计师大多是由社群转化过来或者是设计师之间口碑相传的,特赞会定期举办设计师线下沙龙以进行交流、增加用户粘性。在获取B端用户方面,特赞先从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切入,积累成功的案例后能用案例吸引更多用户。
特赞现在还未彻底攻破两个难点:跟企业建立信任和向设计师进行特赞这个自由工作模式的市场教育,前者基本只能用成功案例说明,后者的难度在怎样说服一个设计师改变固有的跟公司捆绑在一起的工作状态,特别是面对一些企业的高薪诱惑时,选择自由的工作状态是一种挑战。根据特赞提供的资料,选择特赞的设计师最好已经是自由职业者或者有志于成为自由职业者,认可特赞的价值观。
(特赞的发展目标,图片由特赞提供)
除此之外,另一个难点在税务上,特赞会跟地方政府合作,为个人注册企业,解决交易环节中的税务问题。做好对接之后,特赞下一步会帮助设计师和客户解决交易中的财务、法务等商业问题,完善商业服务。
特赞在产品上建立了一定的技术和资源壁垒,这跟特赞的核心创始人团队有关:创始人范凌创业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他关于高技能人线上线下工作环境的研究是特赞核心理念的开始和产品、匹配逻辑的基础;联合创始人过晓茜在创意管理和运营经验方面有着近5年的经验,曾经是威尼斯双年展、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创意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联合创始人王喆曾是美国自由职业管理系统公司WorkMarket的早期核心员工,有多年的SaaS行业从业经验;CTO黄勇曾是阿里巴巴和易传媒的资深系统架构师,专注于大数据和算法匹配。特赞的团队目前有30人左右。
根据特赞的行业调研,创意密集行业(如广告行业)中50- 65%的支出属于人力支出,范凌认为,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要看如何将人力从“固定支出”转变为“灵活可变支出(flexible cost),猪八戒网和为电商设计师打造全职平台的开三云匠也在做相关的尝试。
特赞目前看起来更“小而美”,在保证设计师质量和需求质量的前提下能不能把“小而美”变成“大而美”,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摸索面对市场考量。(来源:36氪 文/农宝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