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招聘兼职,只需办一张手机卡和一张银行卡,工资120元现结。”这条招聘消息,让昆明不少大学生上当,他们办理的银行卡和电话卡,被诈骗分子用来“零首付”网购了31部手机。西山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王某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0000元。
以“招兼职”名义
忽悠大学生办银行卡电话卡
小李是昆明一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015年3月19日,小李在一个高校兼职QQ群上看到了一则“招大学生冲证券公司客户量”的兼职信息。信息称,“聘兼职员只需办一张手机卡和一张银行卡,男女不限,工资120元现结。”
小李接下了这份“兼职”,第二天和同学如约到金马坊广场与招聘方见面。接待他们的是名年轻男子,自称姓黄,是一家大型证券公司员工。男子称,他需要在校大学生办电话卡、银行卡来冲他的业绩,兼职人员只需办一张手机卡和一张银行卡,就可领到100至120元报酬。
在该男子指示下,小李和同学都开了一张新电话卡和一张银行卡。之后,该男子又让他们再填写一份“证券公司开户表格”,填写的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学校名称、学信网信息,甚至还要求填写父母的相关信息。随后,对方拿走了他们新开的银行卡和电话卡,并各付了120元报酬。
学生办卡没几天
收到网店购物信息
办卡几天后,小李的同学收到一家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发来的消费账单,提醒他在该购物的平台上网购的iPhone6 Plus手机已下单成功,月供800余元。小李上网查询,发现自己也在该平台上注册购买了一部iPhone6 Plus手机,且手机已经发货。直到这时,小李才发觉可能是被骗了。
和同学交流后,小李得知,跟自己有同样遭遇的昆明在校大学生不少。2015年3月底至4月初,来自不同高校的多名在校大学生到金碧派出所报案。
与此同时,北京一家信息公司也向金碧派出所报案,称有不法分子利用学生信息,在该公司经营的分期购物平台注册,并购买了多部高端手机产品,诈骗了该公司数十万元。
经侦查,2015年4月,公安机关将嫌疑人王某抓获。
嫌犯构成诈骗罪
一审获刑5年
王某交代,当年3月初,通过上述手段,他诱骗到昆明不少大学生前来应聘,并以此方法拿到多名学生的资料。
之后,王某会将学生资料交给徐某,期间共发给徐某近200份学生资料,在大学生分期购物平台分期购买多部手机。手机到货后,徐某又再通知他去各高校取手机,一共取了31部。之后再将手机邮寄到省外一家手机店,对方收货后每部手机支付6000-6200元。
因涉嫌诈骗罪,王某被西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今年2月22日,西山区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经审理查明,2015年3月份,王某冒充一家证券公司员工“黄某”,以招聘兼职的方式,在昆明西山区金马碧鸡坊、金鹰A座咖啡室等地,套取学生信息。
随后,王某等人利用学生信息在北京一家公司经营的“人人分期平台”参与“零首付”购买手机业务,骗取了该公司手机共31部。其中iPhone6 plus型64G手机28部,经鉴定价值192864元;iPhone6 plus型16G手机2部,经鉴定价值12176元;iPhone6型64G手机1部,经鉴定价值6088元。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211128元。对于涉案款项,王某自称所得10万余元已用于日常花销。
西山区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方式,骗取手机31部,涉案金额共计211128元,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据此,一审判决王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50000元。另外,继续追缴涉案手机发还给被害人。
★链接
八招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有八招可以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网购谨防钓鱼网站。要仔细验看登录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
妥善处置包含个人信息单据。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用于××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
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一般情况下,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慎在微信中晒照片。
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
慎用免费WiFi。黑客只需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来源:《都市时报》;文/林舒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