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出现,各个垂直行业都在出现如找钢网一样的模式平台,核心是为以平台营运模式为B端客户提供信息聚合、物流供应链服务整合、商流整合等服务,最终走到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下面我为大家介绍几个具体案例。
产业互联网如何引入供应链金融?看看这些案例就会明白
1.宠物行业B2B交易
这个平台主要为商家提供宠物用品采购交易服务,如狗粮、猫砂、猫罐头、水族、禽类等,同时为这个行业的电商客户提供一站式发货和库存管理,为线下门店提供一站式采购以及众多延伸服务,采用通天晓物流信息解决方案的物流平台在全国开设分仓,通过异地发货模式、物流供配模式,极大地降低交易双方的采购成本。
2.袜子B2B交易平台
这个平台总部在诸暨,为下游商家提供集中式采购流通型袜子服务。流通型的袜子主要特征是没有Logo,相当于标准商品。
平台可以为下游各个商家集中采购,如每个下游商家门店要1000双袜子,那么就能汇集所有下游商家的订单,向工厂统一下一个100000数量的袜子订单,同时再为商家提供二次加工服务。
这个行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我”帮“你”贴标签,帮“你”上Logo,然后给“你”提供发货服务。
袜子是流通型并适用于所有下游商家,平台除了提供“加工”、商品交易和物流外,还能提供一些特殊服务,如为路边“夫妻老婆店”甚至中大型品牌提供物流发货服务到门店,或者快递大的包裹到经销商等主要提供集中订单进行集中采购和集中物流的配送服务。
同时,平台还可以嫁接供应链金融服务,因为流通型商品很容易被加上金融属性,成为金融服务载体。
类似平台还包括:苏州工业品平台、浙江流通款鞋类平台、钓鱼渔具等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嫁接分销,嫁接产业性服务的平台。
产业互联网如何引入供应链金融?看看这些案例就会明白
对此,我的理解是:
A、类似的平台会越来越多,每个行业的竞争也会非常激烈,细分行业市场容量上限也非常明确,谁先占领市场,谁就能挡住后来竞争者,所以速度是核心。
B、服务型平台的黏性很重要,光做交易撮合,门槛很低,大家都可以砸钱做营销。所以物流供应链管理是基础,可以通过物流供应链管理黏住平台上的客户,并且服务好客户。
无论平台提供的是供应链服务还是分销型服务,都要线上和线下一体化,既能应对大批量发货,还能应对C端发货、退货,并且能处理复杂库存结构,如货品主是谁、货物在仓库的状态是否可售等。这些对平台的物业作业能力要求非常高。
物流供应链服务价值和未来方向
平台型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优势很多,如宠物商品交易平台,由于平台提供的宠物商品品类之间体积差异非常大,因为作业太复杂,第三方物流甚至不愿意接这类项目。
这种情况下,平台自建物流成为了优势。
譬如,一般快递就发30公斤以下的商品,但可能一些狗粮类商品就超出这个重量,快递并不愿意接类似的订单。这时平台就可以对接快递公司谈一个专门针对这种商品业务形态的收费方式。此时的平台优势就在于做到了普通商家所做而不能及的服务了。
平台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建立全国性分仓。
譬如某电商企业,总仓在上海,以前要从上海发货到新疆,成本高、客户体验差。如果有了产业平台,平台可以建立全国分仓,从西安仓库发到新疆,整个成本和体验都是最佳的。
同时平台还可以通过异地发货,进行利润的获取(在快销里面,物流成本还是非常重要的),如发新疆之前需要20-30元,现在只要10元,中间产生的差价不比商品交易少。
平台还能进行集中采购,集约化线上和线下各种流量在一起,就可以和厂家去谈直接发货。
以前没有量,总是厂家到总代、经销商、零售商约货,货物不断进行上下搬运。现在有量了,就可以让厂家直接发货。平台系统直接开个端口给厂家,当系统接到订单自动打出快递面单贴上货物就可以发出去,省去很多中间环节。
每个小区都有宠物店,每天都有很多车进行配送,今天送狗粮、猫沙,明天送狗窝,因为采购方不一样,就会一波波送货。
但平台聚集了大量供应商,有些供应商会把B2B配货以及部分分销权交给平台,平台就可以用一部车直接把货品拉到门店,门店也不再需要一家家进货、验货,物流成本也相应降低很多。
这种平台化所能带来的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提升,其实有非常多想象空间,包括快递成本的问题,平台可以有足够的量和快递公司谈价格,平台通过我们搭建快递算法引擎,计算优化每单哪家快递的成本较低,可以有效提升平台利润,从而降低每个商家的成本。
举个例子,木板分销交易平台项目,平台提供溯源服务,货源从罗马尼亚发到国内的货,到最终每套家具上都能有让客户扫描的二维码,通过扫描可以显示,这个木板是从罗马尼亚采购的,包含整个货品生命周期的追溯和溯源,使消费者放心,让经销商、终端体验店和客户意识到这是真正来自国外的板材,从而增加差异化竞争力,拉动平台的销售。
以前通过网店卖或者跨境卖不一定有保证,而通过这样一个产业平台就能保证这样一个货真价实服务,同时提供专业化仓库服务,除了仓内准确、有序的作业方式以及各种业务模式,最重要的还是库存的准确性,这为供应链金融打下很重要的基础。
B2B平台中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推广和尝试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近期我们也在配合产业互联网项目,在逐步地进行尝试和推进,一步步地做大。
其实供应链金融不是一个新的理念,很多年前就有了,围绕着一家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进行金融的服务和授信,如大宗商品钢材货压,但都是传统模式,有一定局限性。
大宗商品周转率低,金融竞争激烈,核心企业模式已经趋于稳定,一些金融企业和资金方不一定有机会进入。
更加广阔的市场是,通过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交易模式、平台化的管理,拓展新的金融模式,如宠物交易平台,皇家狗粮10公斤装,这种商品作为库存,让所有下游店共享,给任何一家都可以。
平台统一采购做货压,万一有哪家违约,便可以转给其他家销售。这样对风险控制比较简单直接和可控。
因为一般这样强调供应链管理平台,仓库都是自己管理(平台自己监管仓库),货物处置也比较方便,否则的话如果这个货还是在商家自己的仓库内,一旦发生风险,以后处置会很麻烦。
而在平台监管仓里面,可以通过我们的系统与金融风控系统进行联动,一旦发生质押低于安全线以后,我们就可以启动扣单流程,后续审单将不再通过,货物也不能发。金融风控方有信心,资金方有信心,货物锁定然后再来处理。
产业互联网如何引入供应链金融?看看这些案例就会明白
供应链金融照重点之一的风险控制就是这样通过交易模型以及货物物理管理来控制的。
供应链金融重点之二就是“货真价实”。通过平台型管理之后,“货真价实”就顺理成章了。
对于采购端资质认证、金融授信过程中对于货物价值的认定,平台会非常专业。金融方、技术提供方以及平台三方,共同保证这个货品品质和价格的时候,会让资金方感到放心,审理流程也相应简便。
同时再运用现代化技术,通过互联网数据保全、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等来保障线上流程被金融方认可、仲裁方作为法律依据。
系统中自动生成的互联网仓单,银行看到以后直接可以放款。这个动作包含了很多努力:包括金融风控中金融管理、系统得到认证和背书、现场监管人包括现场运作能力都得到一定的认可。
好处就是不用再像以前做货压时要签大堆文件,而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以前大宗商品监管时候,派一个监管员坐在门口,每天盯住这些货是否上锁,但实际监管的能力和办理手续只能应对低频的业务。如果在快消型互联网平台以及快速变化的时代,仍沿用这种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更多商户服务和平台服务能力了。
我们目前也在配合金融公司不断优化服务和流程,之前他们做一次授信可能要签署十到十五个文件,目前我们基本优化成五到十个文件之间,且基本在线签署。
类似这种服务的探索,也为互联网平台上做更多、更大力度的推广提供一个基础。
我们现在从货押入手,包括刚才提到的通过供应链技术,对客户业务数据采集和梳理让货真价实,风险可控实际落地;通过数据联动,当库存不足情况下,及时产生报警、及时产生动作,要么货不能出去,要么交保证金;通过提供这样的服务让越来越多金融方加入。
下一步我们将提供采购端金融服务,因为有数据,可以很容易让金融方信任,我们采购进来货物是好卖的,而且很容易被处理。特别在“双十一”期间,大量商家开始备货,这对他们的资金占用率提高非常有用,这时金融介入会减轻压力,同时增加平台黏性和吸引力。
接下来就是销售应付货款的金融业务,因为现在商家数据也在平台上,每个商家业务征信资质如何评定,销量是否稳定和可信,我们也会抓取和梳理数据展现给金融方。金融方在相信平台可以为商户提供担保的情况下,提供对应的金融服务。
而物流端,则通过金融解决快递费应付问题,再来解决物流费垫付问题。因为其实真正做物流服务企业的大量资金都沉淀在快递和物流费中,这时也可以通过金融的介入减轻平台的压力,同时金融服务也增加平台黏性。
产业互联网平台一定是基于物流供应链服务做好的基础上,通过嫁接金融服务,紧紧的黏住上下游,形成雪球效应。
我们最近还接触了一些靠营销端拉动推广等的平台,他们在物流供应链上面没有那么重投入和深度地介入时,其实也可以介入金融,可以通过这样一个交易数据行为,让线下商户可以把他们交易记录与运营情况作为信用进行贷款。
企业在不用资产担保的情况下很难得到银行贷款,但现在通过产业互联网的种种服务,能把客户信用变现。我觉得这是产业互联网的平台真正能够带给末端的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价值。
所以我们的口号是“科技发现信用”,通过这样一个交易模式与服务模式的改变、物流供应链提升,发现上下游信用,让这些信用可以真正变现,这个是目前无论何种行业中,产业互联网平台都可以去尝试的地方!(来源:托比网;文/吴煜;编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