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行业研究>浅析:“生态化”是企业级服务行业永恒的伪命题吗?
浅析:“生态化”是企业级服务行业永恒的伪命题吗?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5日 10:00:37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由于某家蒙眼狂奔企业众所周知的原因,“生态”一词正在迅速黑化,这是阿里在2011年前后提出“电商生态圈”时始料未及的。

  进入2017年,当企业级服务行业进入“下半场”已经成为共识,大家都在探讨:to B领域是否真的能长出下一个BAT?换句话说,即“是否能有企业级公司建立起to B的大生态”?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企业级服务公司的代表,Salesforce从SaaS进化为PaaS,并在近两年不断完善其企业级服务生态链(一个平台战略),这为企业级服务的生态化提供了一种思潮。

  遗憾的是,由于国内市场信息化基础差、企业付费意识低、IT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等同样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企业级服务行业几乎不会出现另一个Salesforce。那么,如果国内企业级市场的大环境不改变,生态化在中国就会是一个永恒的伪命题吗?

  一、从SaaS、PaaS、IaaS说起,企业级服务的生态迷雾

  首先,SaaS。如果“生态化”是由一家提供SaaS应用的厂商提出,一定会让人觉得很怪异。因为,SaaS天然的工具属性显然不具备生态的基因。SaaS应用的使命是如何高效的解决已经实际存在的,且迫切需要被解决的具体问题,其最大的价值是提升效率,并让效率本身更具性价比,这与“生态”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意义相去甚远。

  其次,PaaS。PaaS是天然的平台,简单来讲就是工具集,它的运行法则是用集群的方式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从B端需求的角度来看,多样性、差异化是常态,那么PaaS搭台,很多服务商一起来唱戏,这种方式是否就能解决企业服务所有的问题,形成生态呢?理论上来说,当PaaS的体量足够大,且各种接口亦足够强壮,它是可以的。但问题在于,企业是否愿意将繁杂的问题丢给PaaS平台去解决呢?且不论国内市场有没有特别靠谱的PaaS厂商,即便是有,在实操环节,难度也是巨大的。原因在于,每个用户永远都会选择产业链条上最好的(或性价比最高的)服务商去解决问题,而PaaS并不能保证在企业用户所需的每个环节都能提供最好的服务。

  最后,IaaS。IaaS作为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其天然就是做“生态”的一门生意,目前走在IaaS领域前列的包括亚马逊AWS、阿里云、微软Azure也都是生态级玩家。但从to B生态的角度来看,虽然目前大家均有布局,但各大IaaS厂商似乎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于云计算行业的水电煤,或者说是人工智能的水电煤,而这与生态所要求“形成闭环”的使命同样存在着差距。

  于是,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软件、平台和生态的使命及价值是不同的,即解决问题、集群式解决问题和完成生态闭环分属于不同逻辑层面,国内企业级服务市场的“生态”还没有出现。

  二、中国市场一定长不出企业级服务生态?换个角度会是怎样?

  当下的中国市场,人口红利正在迅速消失,人力成本逐年递增,市场驱动阶段走向尽头,几乎所有企业都正遭遇着发展瓶颈。值此时刻,中国企业寄希望于新的技术和模式来走出困境。因此,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被一次又一次提及,而一个可以顺畅运转,自主迭代,解决企业绝大多数问题的模式,我们称之为——企业级生态。

  那么,企业级生态究竟是要做什么?二爷认为,企业级生态的核心使命是形成服务的闭环,即围绕用户需求,打通企业上下游链条上的全部节点,让各种问题都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蹴而就,横向的打通企业全生命周期纷繁复杂、目标不一的所有需求显然并不现实。但从细分领域切入,纵向垂直打通企业某一需求模块,形成“闭环”的条件已经成熟。换句话说,企业级生态在面向垂直领域的企业级服务之中率先形成是大概率事件,即垂直领域的企业级服务提供商率先拿到搭建企业级生态的“许可证”。

  以企业培训市场为例。首先,这是一个想象空间很大的市场,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员工工资总额的2.5%以内可作为员工培训预算,且能够抵扣企业应纳所得税额,换而言之,理论上,全国所有员工工资总额的2.5%便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市场规模,那么这个数字能够达到5千亿到1万亿。其次,这也是一个刚需且基础薄弱的市场,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员工培训预算几乎每年都在上涨,但企业培训员工的能力仍然薄弱。与此同时,这还是一个复杂又“传统”的市场,企业员工培训有着自己业务流程和供应链,而超过95%的企业培训仍然来自线下。

  面对这样一个市场,细分领域的企业级生态如何搭建?企业员工培训全案服务平台云学堂提出一种新的企业服务模式,BaaS,Business as a Service(业务即服务),通过软件平台、课程内容、课程创作工具和运营服务来搭建企业培训市场的生态闭环。

  一方面,云学堂通过“课橙”平台使传统培训机构实现互联网化,整合第三方培训机构课程内容的同时形成“线上学习,线下演练”的O2O模式,并建立内容壁垒;另一方面,通过乐才、金牌团队为不同体量的企业类型提供SaaS软件服务;最后云学堂商城打通企业端、培训机构端,形成服务于企业和培训市场的企业级服务生态闭环。在此基础上,云学堂还提供一系列配套工具如炫课、临境直播、会汇等不同知识学习和培训场景化的产品。

  与“传统”的企业培训市场完全不同,成熟的CRM江湖已然杀成了一片血海。

  作为国内最早兴起的企业级服务市场领域,CRM赛道上的选手众多,且不乏明星公司。即便如此,各大厂商在描述自身定位和愿景时仍多用软件、系统、应用等字眼,自称平台的都为数不多,枉谈“生态”者凤毛麟角。

  然而,一家有着印度血统的CRM公司(zoho百会)在前不久在国内市场推出了一款“智能”CRM产品,并喊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生态系统”的口号,希望在企业营销、销售、跟单、售后等诸多业务流程上实现智能化管理闭环。

  zoho的模式向来另类,是一家“什么都自己做”的SaaS厂商,其以CRM大数据位核心的“生态系统”,将邮件营销、项目协作、BI商业智能和客服管理等模块“烩”于一体。首先,它帮助销售筛选出联系客户的最佳时间,提高企业效率;其次,帮助业务人员和管理者分析业务趋势,对业务异常状态进行监测和提醒,规避风险。同时,通过行为模仿学习,简化重复性工作,对于一段时间内频繁执行的相同系列操作,用户可在系统中创建“宏”,自动执行重复的操作。此外,系统会自动关注工作流设置,确保任何两个基于邮件模板的工作流互不冲突,完善客户关怀。

  坦白讲,与Salesforce同样正在做的生态相比,zoho一系列基于“生态系统”的功能谈不上创新,甚至显得略虚。但除了市场,没任何人能有资格去评判这一模式的对错,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还是应该多一些包容和鼓励。

  三、企业为什么要去为一个“生态”买单?

  如题所述,对企业用户来说,面对相同的问题去挑选第三方服务商,他们为什么要用手中的预算去为一个“生态”买单?

  第一,不同量级的客户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得出的答案一定是不同的。对to B的企业级服务来说,大公司拥有更多预算,重视各个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往往希望服务商能尽可能的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更倾向于“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方案,所以仍然有大量的大企业在采购私有部署的软件产品。但封闭的私有部署产品的弊端日益凸显,而“公有云生态”既能够起到与定制产品类似的作用,同时又兼具开放、可进化的特质。故而,大公司接受对生态化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更有意愿。反之,小客户更多着眼于如何以性价比最高(最好是免费)的方式解决眼前的问题。这就如同当初零售企业在面对阿里电商生态时的态度,很轻松即可获得线上销售渠道,这让小企业非常受用,但大企业一定会首先想到自己去做一个品牌电商平台。

  第二,企业级服务生态让数据的价值最大化。毫无疑问,DT已经成为了企业的核心资产。那么,企业数据从何而来?数据的价值如何最大化?答案仍归于“生态”。在生态体系之中,企业级服务的“黑盒子”将变成“白盒子”,企业的一切都会被数据化,而数据的背后则是企业的运行法则,对数据的智能分析,这将充分的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决策和行之有效的改革。

  归根结底,生态的意义在于“全生命周期陪伴客户的成功”,这让企业级服务提供商角色发生转变,他们从售卖系统的软件商,变成与用户利益相关的合作伙伴。前段时间,二爷在跟云学堂创始人卢睿泽聊天时,他说,云学堂作为一家生态型的BaaS公司,使命是为企业的培训团队赋能,帮助企业的培训团队成功。因为,企业能不能成功,首先是它的培训团队能不能成功,只有企业培训团队成功了,云学堂才算成功。企业级服务生态的意义,大抵如此。

  这时,我们再来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企业是需要一个挖坑心思挣你钱的供应商?还是需要一个能够共进退的合作伙伴?(来源:托比网 文/温二爷 编选:网经社)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温二爷生态化企业级
【相关阅读】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