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越发深入,并展示出巨大的创新潜力。本文通过把握“互联网+”的主要内涵和特征,试图揭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从而明确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组织结构和竞争绩效的影响。结合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模式和经验分析,探索“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和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当前影响制造业企业实施“互联网+”创新的制度性、技术性、认知性障碍,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产业融合/制造业/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张伯旭,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北京100029;李辉,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互联网+”正在成为提升传统产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动力,并驱动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发展。以“新工业革命”、“大数据”、“物联网”等为标志,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产业边界变得模糊、价值网络正在被重构,产业政策需要定位新的着力点。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国家战略,正是对这一产业发展趋势的积极应对。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产业需要思考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突破现有产业、模式、产品的边界,创造出新的用户需求。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必须将“互联网+”纳入到战略框架中,寻找自己在新经济趋势中的新定位,实现价值链垂直和水平的优化整合,重构竞争优势。
一、“互联网+”的内涵及其与制造业的融合机理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既不是技术,也不是一种思维,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变革空间。现有有关“互联网+”对制造业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将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视为一种影响制造业发展的通用技术,围绕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影响方式与机制,以及中国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的问题与思路等核心议题开展。由于“互联网+”在技术和政策研究层面都没有形成具有共识的定义,导致学者较为依赖于各自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技术性定义,而不同的技术性定义对应着不同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在国际语境下,信息网络技术常见表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或者“下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通用的信息网络与制造业结合,产生了工业4.0、产业互联网等不同的表述和技术型态[1-3]。根据德国“工业4.0”在底层技术层面的“信息—物理系统”的基本形态,认为信息网络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表现为物联网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从而重构制造业的生产组织方式[4-5]。
在中文语境下,“互联网+”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形态。黄阳华(2015)认为,“互联网+”并非一项横空出世的颠覆性技术,将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引领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4]。“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产品的智能化和管理的智能化,推动中国制造业研发设计的网络化协同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组织关系的变革,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李晓华(2016)从五个层次界定了“互联网+”的内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互联网+”[6]:“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与其他领域的结合;“互联网+”是在信息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互联网向其他领域的渗透与融合奠定了基础;“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甚至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互联网+”已成为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关键,是世界各国力求推动的领域。大量的研究结合行业特色,评述和展望了信息网络技术在行业层面的应用和可能影响。在微观层面上,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如跨界经营[7]、大规模智能定制[8]、制造业服务化[9]。
(二)深刻把握“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互联网及其以外的经济各部门的渗透、融合,从而改变整个经济的生产模式、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通用目的技术涉及的范围广,对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代表着能够改变居家生活和企业商业行为的变化,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广泛性。通用目的技术应该被扩散至大部分领域;二是改进性。通用目的技术应该随着时间会变得更好,持续降低其用户的成本;三是创新增值:通用目的技术应该使得发明和生产新的产品或过程变得更容易[10]。“互联网+”使得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随着万物相连,它们在交互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一方面这些信息在流动、分享中才能产生价值,流动的范围越大,分享的人群越多,价值越大[11-12];另一方面,信息处理技术和处理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的兴起,使得信息能够低成本地深度挖掘,从而释放出蕴含的巨大价值。“互联网+”的广泛兴起,正导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占主导地位的技术经济范式经历深刻变革[13]。
“互联网+”所引发的技术经济范式转变,还带来产业业态、商业模式以及创新范式的革命性变化。从产业业态来看,跨界融合成为新的产业业态不断涌现的源泉,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加速出现的互联网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从商业模式来看,商业生态圈成为组织能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互联网+”连接一切,使得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各个主体能够建立起紧密的共赢关系,并共同构建生态系统中的价值观。从创新范式来看,微创新和快速迭代成为常态化的创新方式。
(三)对于“互联网+”研究的评价
总体上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深层次影响逐渐显现。近年来,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背景下的制造业转型问题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由于问题界定、研究视角选取和理论构建的不足,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此外,信息网络技术对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微观基础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新兴企业组织、企业间关系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此,拉扎尼克(Lazonick,2004)研究了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创新型企业”,他从财务支持、组织整合和战略控制三个维度适应重大技术变迁展开的分析框架[14]值得借鉴。
(四)“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理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土壤和载体。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长期存在,制造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劳动力成本的约束日益突出,如何以创新驱动制造业发展的问题变得更加急迫。另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在加速改变制造业的核心资源和基础,进而重塑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格局。如何更好地把握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形成的机会窗口,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发展,成为未来促进中国新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
首先,信息网络技术将改变全球制造业竞争范式,构成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挑战和机遇。以“互联网+”为代表,信息网络技术将带动中国制造业进行一场技术范式意义上的全面变革,并将彻底改变现有的产业组织结构和竞争格局。随着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不断深化,制造和制造业的经济功能可能被重新定义,国家和企业竞争力所依赖的资源基础和要素结构、从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可能被重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将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系统的适应性和动态能力成为一国获得产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其次,中国制造业自身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制造业发展面临瓶颈,亟须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围绕“互联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加速制造业升级,实现智能制造、优质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在生产组织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组织和产业体系等方面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变化。
综合来看,“互联网+”正在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当前,以“信息”为核心的制造范式正在形成,制造体系中数据信息的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战略、路径和支撑体系研究的目标是建设制造强国,途径是实现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目前,对“互联网+”的解读有不同的视角,但细究这些视角与观点,“互联网+”本质上可以看作是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以及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
一方面,“互联网+”是技术经济范式变革。贺俊等(2015)认为,新一轮信息网络技术分为底层技术、生产设备、制造系统和产业互联网等四个相互关联的层次[15]。其中,“底层技术”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生产装备则包括智能设备、3D打印、机器人等直接改变制造方式的新型装备或技术,生产系统则包括大规模生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和可重构生产系统等现代生产制造系统;顶层的产业互联网则包括德国“工业4.0计划”所强调的“数字物理系统”,整合了制造业内所有技术、设备、数据等并使之不断优化。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作为通用技术系统、全面、深刻改变传统制造模式,从而引发制造业技术范式的变革。
另一方面,“互联网+”是信息技术深入应用。从工具层面来看,“互联网+”本质上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这一工具深入应用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实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互联网转型。这种转型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产品信息化或互联网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产品的信息比重提高,物质比重降低,通过嵌入智能化元件,使得产品具有更多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二是价值链环节信息化或互联网化。通过广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人机交互、机器与机器以及机器与劳动对象之间,建立起自动化系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以及与此高效、快速的物质生产过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三是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推动线上线下被打通并实现完美的衔接,不但传统互联网企业主动与传统实体企业实现对接,而且传统实体企业向线上延伸,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四是企业整体运营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的全方位应用,推动企业运营实现“平台化、社会化、移动化、电商化、国际化”,从产品服务到应用服务,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分享,从单一生产到共同创造,更加注重用户体验,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用重新架构产业运营[16]。
二、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模式、研究评价和经验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未来的国际竞争,必定是智能设备、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的竞争。因此,主要工业国家都把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运用各种措施来加快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
(一)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主要模式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于2012年提出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的理念,指出工业互联网是数据、硬件、软件和智能的流通与互动的网络,是能够支撑数据收集、储存、分析和决策的智能工业网络[17-18]。在通用汽车公司的推动下,2014年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吸引了全球151家企业及机构加入。工业互联网联盟成员通过讨论共同制定统一的标准和安全机制。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机器与生产系统之间、生产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企业上下游之间的实时连接和智能交互,最终形成以信息数据为驱动,以决策模型为核心,具有智能决策特征的工业物联网[19]。
2.德国“工业4.0”
德国于2011年11月提出了“工业4.0”战略,其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防止国内产业的进一步空洞化。工业4.0战略的目标,是使用物联网技术,把产品、机器、资源、人有机联系在一起,推动各环节数据共享,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4]。将各个工厂改造为高生产效率的智能工厂,通过物联网将它们连接起来,使全国成为一个巨大的智能工厂。德国国内的中小企业利用这一制造平台,将会大大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工业4.0的推进还将带来附加价值产生源的变化,通过对各个企业的生产过程数据进行分析,会得出单个企业不可能达到的分析结果,这将促进制造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如果大数据分析成为新的附加价值源泉,那么开发更先进的软件、在网络平台方面占据优势,将会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战略之一。将来的产品价格,很可能是由系统软件企业决定,而不是制造企业。
3.日本机器人战略
日本一直推行以技术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当德国工业4.0战略构想引起世界舆论惊叹时,在智能设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日本并没有单纯地模仿,而是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机器人”战略。日本已经有很多企业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生产链智能化,比照德国的理念和实践,日本决定发挥自身强项,在确定“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现产业构造变革”的同时,提出把机器人作为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利用“融合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新型机器人,在世界领先进行机器人革命。机器人革命要实现三大目标,即物体智能化,使用全方位化,增进社会福祉与提升竞争力。日本政府认为,不应该一味追随德国、美国。具有世界一流制造业的日本,在信息技术及物联网利用方面,也应该与德国、美国不同。日本企业应该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及物联网的优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恰当的判断,制定有效措施,必要时对经营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让信息技术及物联网带来更大的附加价值。政府应该引领社会的观念改革,建立有效制度,促进企业进行经营方式的改革及创新[20]。
(二)对于“互联网+”改造制造业模式的研究评价
目前,国内有关工业4.0、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互联网、新经济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但这些成果大多是介绍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一般逻辑和具体政策,而没有从“差异性”的角度揭示中国制造业战略的独特性如何。而事实上,这些工业化国家的信息网络战略和制造业战略提出的意义和价值恰恰在于很好地发挥各国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以智能制造为例,美国强调基于数字资源和分析能力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德国强调能够发挥其工业解决方案的数字物理系统战略,而日本则基于其制造能力强调智能装备的工程化应用。但纵观中国目前的《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在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构筑中国独特的信息网络技术战略方面仍显得十分薄弱。
在产业政策体系和政策工具设计方面,本文认为必须超越目前学术界主流的功能性产业政策主张,突出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从国外经验看,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拓展过程具有重要的产业政策含义,一方面产业政策的目标应该是促进系统性优势的形成,另一方面应该同时重视供给性产业政策和诱致性产业政策。选择性产业政策是迄今为止包括发达工业国家在内的各国产业政策实践的通行做法[21]。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基本思路是,产业政策应更加具有针对性,侧重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基础层面通用技术的突破[22]。例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产业政策就有明显的通用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导向,并采用产业联盟的形式组织研发合作[21]中国推进“互联网+”产业政策,除了一般性的研发支持和产业扶持外,本文认为应强调服务体系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意义。针对信息网络技术的特点,构建有利于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创新与扩散的制度基础,借鉴相关国家经验,把产业政策的重点放在“互联网+”之外,促进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并建设相关产业联盟加强共性技术的供给。
(三)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经验借鉴
当前,制造业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机器人、全自动生产装置的物联网化,使得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过程更加迅捷高效。大数据分析,使得制造业在捕捉、创造市场需求方面获得了创造新价值的机会。制造业未来的国际竞争,必定是智能设备、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的竞争。
通过考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实践,可以发现国外在这一领域呈现七大显著特征:一是以智能设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为手段提高工业的新价值创造力;二是以智能制造、智慧服务为目标,推动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三是现有设备全面升级是实现工业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的基础条件;四是发挥关键企业的统帅力量;五是技术人才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六是标准化、安全保障是构建CPS环境的基础;七是发挥政府的规划、扶持作用。
三、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与路径
寻找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结合点并摸索出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的一般规律是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互联网+”所引发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和作为信息技术工具在制造业的深入应用,将对制造业的制造范式和运营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前者的表现是智能制造、定制制造和网络协同制造,后者的表现是制造服务化与数字化商业。
(一)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
1.制造范式变革:智能制造、定制制造和网络协同制造
智能制造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互联网+”优化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环节的效率,并实现智能决策、精准执行的先进制造模式。智能制造模式能够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实现制造过程达到最优配置。从软硬结合的角度看,智能制造即是一个“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的制造系统。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等一系列技术所构成的广义互联网在制造业的深入应用,能够实现传感器设备的信息感知,通过宽带网络对数据进行精确控制和远程协作,并使生产系统具备自适应能力和人机交互功能。
定制制造既突破福特模式下低成本的大规模生产,也区别于高成本的个性化定制,它意味着生产企业在差异化产品和生产成本之间寻求着有效平衡。“互联网+”使得制造业的生产方式由传统大规模生产转向互联网支持下的大规模定制。
网络协同制造使得制造过程在供应链空间配置上实现最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成熟,网络协同制造使得生产的不同主体之间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生产制造网络,并通过互联网支持下的网络化协同制造模式,实现生产要素与资源的大范围整合和优化,进而能够快速、高效、准确、灵活地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2.运营方式变革:制造服务化和数字化商业
制造业服务化是指制造企业以“制造+服务”的形式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并通过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深层次上改变制造业运营模式。“互联网+”的推进将使得制造业出现新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这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服务要素所占的比重和重要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同时,产出也呈现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化趋势。制造业服务化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价值链中服务的环节得到延长和加深。在上游阶段,市场调查、设计开发、工艺改进,在制造阶段,设备安装维护、机器调试;在下游阶段,产品销售、售后服务、报废处理等环节在价值链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且呈现专业化的趋势,不断从制造中剥离出来成为单独的部门或由专业的服务企业承担。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还出现了一批只关注战略管理、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但放弃或者外包制造活动的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制造和服务的融合发展取得巨大成功。
数字化商业体现了信息化和商业战略的深度融合。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进入数字化情景中,移动互联技术降低了信息搜寻和交流的成本,“大云平移”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互联网更加便利和快捷。企业的商业战略也变得数字化,更多行业和市场呈现出平台形式和网络效应,例如汽车、零售业、出版业、健康护理等等。数字化商业的价值源泉在于价值网络和商业生态的形成。在数字化商业生态系统中,参与的主体除了产品供需双方和平台提供者,还包括物流、金融、搜索、社区等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因为在数字化商业价值创造系统中,一方面商业平台连接着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并实现价值交换;另一方面,平台企业还需要保证交易的便利性,价值传递过程还需要物流、支付、认证、安全等技术和行业的支撑。
(二)利用“互联网+”提升制造业的途径
新工业革命背景下,“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制造理念和制造业态。“互联网+”制造业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用新技术改造制造业的潜力也是巨大的。“互联网+工业”将进一步引领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创新为动力促进智能化制造,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秉承智能、融合、开放的链接思维,“互联网+制造业”将实现智能产品、新兴技术、智慧工厂、全面创新,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信息化与工业化、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将给制造业带来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智能装备,将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融入制造所必需的装备及产品中,使装备和产品的功能极大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一方面使数字化制造装备(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得到快速发展,大幅度提升生产系统的功能、性能与自动化程度。二是智能工厂,利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链接各个智能装备,形成柔性制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三是智能系统,在智能工厂的基础上,实现信息感知、决策、执行等功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四是智能产业,以数字化、智能化设备为基础,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支持下,将会使生产系统达到最优化状态,适时地、持续地循环运转,制造业的产业链优化重构,实现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全球化生产。
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政策与措施
针对信息网络技术驱动制造业转型的主要障碍,政策体系的作用是打破固有体制机制障碍,明确政策导向,从而有效发挥信息网络技术驱动制造业转型的作用。与以往支撑制造业转型的产业政策比较,推进“互联网+”产业政策的特点是在强调信息网络技术和手段的应用,更加重视体制机制的创新。
(一)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构建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产业政策体系,一方面,要根据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要逐渐减少项目导向、指向性强的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据信息网络技术驱动制造业转型的需要,加强对信息网络基础技术、短板技术、基本问题研究的资助和支持。
1.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的驱动必须在市场环境中实现。政府和政策的作用是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对竞争前技术研发的资助和支持,在特殊时期和特殊情况下,也对特定行业、企业和项目进行专门资助(例如担保低息贷款和进行税收减免等),但这种做法是有限度的。科研机构、企业对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强于政府,在构建信息网络技术驱动制造业转型支撑体系过程中,必须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重在构建公平环境,减少政府对技术演进、标准选择、产能规划等具体事情的干预。
2.以能力导向替代项目导向
中国传统的机制设计以项目导向为主,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间里集聚更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其弊端也是显著的:一方面,项目制是一种事前激励而非事后激励,如果是科研项目则是对研发的激励而非对创新成果的激励;如果是工程项目则是更加注重对立项的激励。另一方面,项目制指向性激励而非普遍激励,项目制类似于俱乐部,而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主要由大型国有企业承担和牵头,大量具有发展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被排挤在外。相比较之下,能力导向的机制以对要素和市场的适应为基础,以发现和强化核心能力为方向,以政府和市场的互动为保障,不依托于不可逆的大工程、大项目,注重长期性和可持续性,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3.以利益协同替代组织协同
支撑体系中各要素、支撑对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协同共进的,但如何实现协同效果则有不同方式。过去,经常采用组织协同的方式,即通过行政干预的手段鼓励、要求甚至强制各主体在体系中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和共享资源。这样的好处是,支撑体系能够迅速建立起来,例如一些联盟组织的成立都是在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下成立的,但是,由于缺少让参与者获利的长效机制,支撑体系难以发挥效果。信息网络技术具有强外部性,按照传统组织协同的方式,“搭便车”的现象将更加普遍。利益协同的机制重利益的创造,以及利益在参与者之间的合理分配,区别于组织协同,利益协同机制主要依靠市场手段强化各主体之间协同关系,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制造业的信息化。
(二)制定具体政策措施
在制定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时,应遵循两大原则:一是扶持性政策与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在扶持重点企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出鼓励信息技术创新和基于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普惠性企业政策;二是扶持性政策与功能性政策相结合,未来功能性产业政策体系框架下,应重点创造出开放、公平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培育出促进创新不断涌现的“土壤”。
根据以上的政策制定原则,中国未来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重点是建设符合现代技术发展需求和公共服务制度要求的共性技术机构,设立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组建跨界融合、协同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联盟,推动构建国际化、开放式的创新体系。(2)加快智能制造技术扩散应用,通过形成全社会创新网络,明确“互联网+”改造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关键点,依托科研院所和优势企业加快技术突破,并通过各种技术管道和合作模式促进先进技术的扩散应用。(3)创新财政税收支持方式,重点是推动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来源的支撑智能制造、互联网平台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导政府创设的创业基金、投资基金、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互联网+”创业创新,鼓励多元化社会投资投向智能制造、数字化商业等领域。支持大型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加强相互持股、收购兼并等资本层面的实质性合作,促进产业跨界融合。(4)鼓励信息服务消费,重点是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不断消除阻碍智能终端产品之间的壁垒。(5)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环境,重点是通过为创业企业提供优惠的土地、税收、政策支持,支持传统行业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和商务服务模式。(6)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建设,重点是以技术标准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合作和知识产权形成,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援助服务。(7)研究制定“先进工厂建设计划”,重点是积极引进、培育具有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抢占工业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制高点,在系统层面提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生产制造优势和能力。(8)培育多层次信息化人才队伍,重点是设立“信息化人才”工程,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形成海外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人才回溯的市场机制,支持智能制造龙头企业与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智能制造人才实训基地,鼓励制造业中的优势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9)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重点是建立统一信用代码身份制度,构建互联互通的消费信用体系,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安全产品开发和推广。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传统产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已经变得深刻而固化,“互联网+”不断推动制造业产品、装备、工艺、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新的产业业态、商业形态正在形成并成熟。通过把握“互联网+”的主要内涵和特征,本文试图揭示“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机制,从而明确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对制造业企业生产运营、组织结构和竞争绩效的影响。结合对国外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模式和经验分析,找到利用“互联网+”改造制造业的结合点和发展路径。最后,提出推动互联网与中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认为,“互联网+”代表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所产生的巨大变革空间。“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互联网及其以外的经济各部门的渗透、融合,从而改变整个经济的生产模式、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提高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作为一项通用技术变革,“互联网+”所引致的创新过程渐变、复杂、漫长,通过技术、产品、产业、模式等维度上循序渐进的变化,技术范式才能够彻底被改变。
从产业发展和创新来看,产业融合的结果是出现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土壤和载体。中国制造业自身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制造业发展面临瓶颈,亟需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应强调加强通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而不是仅仅聚焦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通过考察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实践,主要工业化国家都把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技术作为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运用各种措施来加快自身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应更好地发挥中国的资源和能力优势,构筑中国独特的信息网络技术战略。本文认为,寻找到“互联网+”制造业的结合点并摸索出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的一般规律是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随着“互联网+”所引发的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和作为信息技术工具在制造业的深入应用,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制造范式和运营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前者的表现是智能制造、定制制造和网络协同制造,后者的表现是制造服务化与数字化商业。
最后,本文提出了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政策建议。与以往支撑制造业转型的产业政策比较,推进“互联网+”产业应遵循扶持性政策与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扶持性政策与功能性政策相结合两大原则政策特点应在强调信息网络技术和手段应用的同时,更加重视体制机制的创新。
原文参考文献:
[1]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第二次机器革命:数字化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经济与社会[M].蒋永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杰里米·里夫金.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个物联网、合作共赢的新经济时代[M].赛迪研究院专家组,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3]李杰.工业大数据:工业4.0时代的工业转型与价值创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黄阳华.德国“工业4.0”计划及其对我国产业创新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2):1-10.
[5]胡晶.工业互联网、工业4.0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比较研究[J].学术交流,2015(1):151-158.
[6]李晓华.“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的理论基础[J].经济纵横,2016(3):57-63.
[7]赵振.“互联网+”跨界经营:创造性破坏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0):146-160.
[8]吴义爽,盛亚,蔡宁.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智能定制研究——青岛红领服饰与佛山维尚家具案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6(4):127-143.
[9]童有好.“互联网+制造业服务化”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15(10):62-67.
[10]BRESNAHAN T F,TRAJTENBERG M.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engines of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5,65(1):83-108.
[11]马化腾等.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12]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I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3]OECD.Measuring the internet economy:A contribution to the research agenda[R].OECD Digital Economy Papers,No.226,2013.
[14]LAZONICK W.Competitive advantage on the shop floor[M].Cambridge,C 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5]贺俊,姚祎,陈小宁.“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经济特征及其政策含义[J].中州学刊,2015(9):30-35.
[16]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17]赵建凯.GE:智能大机器[J].IT经理世界.2015(11):35-36.
[18]通用电气公司.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19]田洪川.从先进制造战略到工业互联网美国掀起再工业化浪潮[J].世界电信,2015(4):66-70.
[20]日本经济产业省.2015年版产品制造白皮书[EB/OL].(2016-10-11)www.meti.go.jp/report/whitepaper/mono/2015/.
[21]贺俊,吕铁.从产业结构到现代产业体系:继承、批判与拓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5(2):39-47.(来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京)2017年第2期 文/张伯旭 李辉 编选:网经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