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回顾历史--微信支付崛起之路:虽然微信支付推出比支付宝晚了十年,但并未错过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阶段;2014年推出的红包一炮打响,迅速拉动了微信用户的绑卡;积累了一定用户基础后,腾讯通过投资一系列O2O公司,利用其小额高频的特点培养了用户的支付习惯;同时,微信支付借助公众号、线下扫码等产品端的持续优化创新弥补运营侧的不足。
透视现状:1.行业规模快速增长,2017年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达到120万亿元,年增速100%;我国支付市场已经在规模、渗透率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强格局稳定,合计市场份额达94%;2.监管逐渐完善,在支付账户分级管理、备付金管理、清算业务管理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指引,规范了市场运行模式,提升了行业安全性;3.支付机构收入快速提升,但场景拓展和各玩家采取的高补贴也加重了的盈利压力;4.线上场景支付渗透率见顶,重点转向渗透率较低、潜在规模更大的线下市场,各玩家以自建、收购等方式拓展场景,市场格局尚未稳定。
放眼未来:1.新玩法: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消费升级趋势下,支付机构以线上积累的用户、数据、运营经验,探索新零售下的新玩法;2.新业态:以支付业务作为土壤,以积累的用户和数据为根基,孵化毛利率更高的理财、贷款等业态;3.新市场:支付机构在尝试以国内积累的务经验拓展海外市场,从服务出境游国人的海外消费开始,最终成长为全球性、多场景、多功能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
阿里巴巴(BABA)是蚂蚁金服的重要股东和战略合作伙伴。蚂蚁金服一贯以擅长运营、积极拓展新业务著称,支付宝的历史积累也绝非竞争对手可比。但是,为了抵御微信支付的冲击,支付宝于2017年第四季度加强了市场推广投入;蚂蚁的消费信贷、金融产品分发等高利润业务也随时可能受到腾讯的冲击。此外,监管政策的收紧也可能挤压蚂蚁的利润率。无论如何,蚂蚁在“阿里系”的新零售愿景当中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它能帮助阿里打通线上线下场景和数据,阿里有望打开下一个5-10年的增长局面。
腾讯控股(0700.HK)的微信支付业务增长强劲,对支付宝构成了威胁,而且在长尾商户和三线以下城市的渗透率很高。我们预计2017年,腾讯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几乎没有盈利,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移动支付本身;但是随着监管态势的明朗,腾讯早晚会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金融业务,使互联网金融成为下一个利润增长引擎。腾讯的优势在于产品迭代和用户基数,微信支付的快速崛起就是证明;但是缺乏电商和O2O业务,无法像“阿里系”一样形成新零售闭环,只能依靠战略合作伙伴来发掘新零售与支付结合的潜力。(来源:国金证券 文/裴培;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