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导读:6月3日,趣店宣布,将以至多1亿美金的价格认购寺库新发A类普通股。然而,作为国内一度领先行业的现金贷平台,近年来趣店的金融主业发展势头出现颓势,一季度财报更是首现亏损。转型奢侈品电商,是其在金融业务以外又一次尝试,但是“假货”风波又将趣店推向舆论高地。(详见专题: 趣店入伙寺库 意在P2P上岸 公司首现亏损 万里目陷“假货”质疑http://www.100ec.cn/zt/wlmrj/)
趣店投资寺库 加码奢侈品电商业务
6月3日,金融技术服务公司趣店集团与奢侈品服务平台寺库共同宣布,趣店将以至多1亿美金的价格认购寺库至多10,204,082股新发A类普通股。交易完成后,趣店将持有寺库约28.9%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除了资本层面的合作外,双方将在全球奢侈品电商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受此消息影响,寺库股价大涨。截至美东时间6月3日收盘,寺库股价大涨52.56%,报3.28美元,总市值1.65亿美金。趣店收盘上涨4.76%。
这次与寺库合作,或许趣店看中的是寺库的“品牌”。从2019年底开始,趣店就在为转型奢侈品电商行业做准备。今年3月,万里目正式上线,定位全球跨境奢侈品电商平台,并打出了百亿补贴的口号。
万里目与100多家买手店和品牌供应商达成了合作,并未与奢侈品品牌有直接接触。有了供应渠道,趣店还需要品牌效益带来数据,而这时,趣店将目光投向了寺库,品牌恰恰是寺库的优势,也显示其欲加码奢侈品电商业务的野心。
趣店转型艰难 一季度扭盈为亏
在趣店转型做奢侈品电商之前,曾经一度引领国内现金贷的风潮,用户量和放贷规模都处于行业头部。在初次遭遇用户增长放缓后,趣店在2018年三季度起启动了开放平台战略,加快布局外部互联网流量场景。开放平台2018年度第四季度贡献了约3000万人民币的收益。但好景不长,开放平台业务随着国内金融监管政策收紧、经济增速放缓,也遭遇了增长困境。
5月26日,趣店集团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趣店第一季度营收9.579亿元,同比减少54.3%。
净亏损4.865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9.49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9%,为其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趣店集团投资者关系副总裁祝祺表示,鉴于疫情引发的对经济的持续影响,趣店二季度仍然继续保持审慎态度;另外,万里目项目将产生一定的采购成本、营销费用。
趣店以往的转型经历表明,趣店在探索业务模式上,快进快投的速度与昙花一现的结果快成了趣店的固定风格。比如早前推出的大白汽车业务,2017年上市之后,趣店推出大白汽车项目,并声称要在2018年卖出10万辆车,成为全国汽车零售的TOP5,再过几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售商。结果仅一年时间,大白汽车项目因缺乏专业经验,终走向败局,还一度深陷裁员风波。之后又孵化出“趣学习”、“唯谱家”等业务,也未能如愿给趣店带来新的生机。如今再看打着“百亿补贴”大旗的万里目,似乎有几分似曾相识之感。
上线万里目 联姻寺库 能否成为趣店“救命稻草”?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
一方面,面对巨头冲击 趣店寺库合作欲抱团取暖。垂直电商行业的生存环境受到来自巨头的挤压,电商巨头在商品品类上的扩充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而垂直电商在目前看来竞争力薄弱。
莫岱青指出,寺库在奢侈品电商领域已深耕多年,但同样遇到天猫、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冲击。趣店与寺库形成了抱团取暖之势,欲通过合作抵抗巨头们的冲击,快速提升经营能力。
另一方面,趣店财报首现亏损 借力寻求突破。“助贷”曾是互金平台的香饽饽,随着监管态度的逐渐趋严,这块业务逐渐淡化。莫岱青表示,此次面对首次面对亏损,趣店急需转型,找到生存突破口。与寺库结盟,一家做金融,一家做奢侈品电商,在业务上或能形成一定互补,但是能不能形成1+1>2的效果还有待考验。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趣店官网
最后,趣店“万里目”要形成核心竞争力还待考验。趣店的“万里目”用社交电商的方式切入,通过拉新来圈粉,然后用“低价”吸引消费者,但是奢侈品能否与社交属性打通,最终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有待考验。趣店“万里目”目前的短板在于供应链这块,与寺库抱团后,在这方面能够有所弥补。但是万里目能否实现趣店转型的助力,成为新增长点尚待观察。
此外,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也表示自己并不看好,主要还是趣店并没有改变经营模式。实际上从现金贷到互金,趣店整个转型并不是特别成功,主要业务增长点还是在传统模式上,趣店不应为了跨界而跨界,而是在传统模式的根本上有一个改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于此同时,董毅智认为,趣店牢牢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为了不让故事再一次以悲剧结尾,或许现在最好的出牌方式就是结盟。不过外界好奇的是,目前,账面现金不足10亿元的趣店,要如何支撑得起“百亿补贴”,投注寺库资金又该从何而来?
万里目深陷“假货”“未发货”等风波 遭用户质疑
据网经社调查发现,在国内电商专业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新浪黑猫投诉、聚投诉等平台中,目前针对万里目的投诉高达数百条,投诉主要以平台销售假货为主;同时,在微博上,也有不少网友发文“炮轰”万里目出售“假货”。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微博APP
据国内唯一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董女士于2020年3月26日在“万里目”网站购买了两件商品共计1984.33元,4月10日之前我只收到了一件商品,另外一件迟迟没有收到,联系卖家也得不到清楚的回复,总是敷衍,然后我说退款,然后网站给我退了款,可是退的钱数不对,把当初我用在另一件商品上的优惠也一并减去了,这样的话就是少退给我钱了,网站说因为是一起卖的,没有办法,而且现在到手的商品也不能退货。
【案例二】“万里目”商品久未发货 售后退款久未到账
据国内唯一电商专业消费调解平台“电诉宝”受理用户维权案例显示,安女士于2020年3月24日21:04在“万里目”平台购买兰蔻第二代小黑瓶精华肌底液75ml,至今尚未发货,与客服沟通退款问题,刚开始说不能退货,后来我说我打市长热线举报,就马上说给退货,每次说辞都是已提交申请,让我耐心等待,等了快一天也迟迟为退款。
接到以上用户投诉后,电诉宝第一时间将投诉案件移交该平台相关工作人员督办妥善处理,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来自被投诉平台的任何有关处理回复。
不发货 售假 退货难 万里目如何摆脱用户“质疑”?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表示,真假货问题一直是跨境电商问题的“重灾区”,消费者退换货困难,维权更难。同时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若消费者主张收到的商品为假货,需要提出证据材料;若不能举证,则难以获得相应赔偿。
网经社注:图片采集自万里目小程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认为,根据网站的退换货政策,跨境商品只要离开国家指定保税仓监管,即使未拆封,也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这一规定毫无疑问是不合规且站不住脚的,跨境商品与普通商品在退换方面并没有区别。根据《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的规定,除《消费者保护法》规定对的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定制、生鲜等商品外,拆封后易影响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拆封后易导致商品品质发生改变的商品、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销售时已明示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等特殊商品在经过消费者确认后,可以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此外,电子商务经营者有义务证明其所出售的商品为正品,而非由消费者自证真假。
在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看来,跨境电商平台要拼死保护渠道,否则会失去核心竞争力,甚至失去消费者。对于跨境电商消费者,曹磊提醒道,首先要选择大平台,能够保障放心消费;其次要货比三家,不能只盯着价格,要建立合理预期。
消费者在跨境电商购买到假货为何却维权难?
除了万里目“售假门”外,此前,考拉海购加拿大鹅事件、雅诗兰黛事件曾引发业内对于跨境电商真假货源的讨论。
原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曾指出,非官方授权的品牌商品并不一定是“非正品”,由于跨境电商的商品货源复杂、且物流流程复杂环节多,消费者对于商品真假的质疑较多,但一般没有专业的判断。而第三方检测只能鉴定商品的成分是否符合标准等质量问题,对于商品真假的认定由品牌方开具。
同时,李旻还认为,虽然大部分奢侈品电商都宣称“假一赔十”,但是,消费者在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往往会面临维权难的困境。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商品真伪的鉴别途径。品牌方只对门店或专柜出售的产品负责,而不对其他渠道卖出的商品的真伪问题负责。而大部分第三方鉴定机构并没有奢侈品真伪的鉴定资质,得出的鉴定结论难以得到品牌方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