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跨境电商>递四方:一件上门揽收 36分钟实现库内签收
递四方:一件上门揽收 36分钟实现库内签收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17:38:51

(网经社讯)物流服务商和卖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到底是自建物流还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11月19日,有递四方和三态股份联合主办的中欧深圳校友会系列活动之——TOMORROW STARTS NOW落幕,递四方副总裁戴彬、三态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孙仲斌、跨境物流领军企业创始人许策、利朗达集团副总裁万晓文、德恒律师事务所袁率、深圳市走出去战略联盟/政经事创始人孙天璐近70位中欧商学院校友及跨境卖家出席本次论坛。

图片1.png

据网经社跨境电商(CBEC.100EC.CN)获悉,当前,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服务资源条块分割严重,呈现出“小、散、弱”的发展格局。平台在出海过程中,有可能对首公里、干线、尾程末端派送做切片分段去采购,另外一个方面又在做全链路的采购,即使对于递四方而言,也仅仅是在欧美这些重点国家和区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站在平台的角度来讲,其属性和基因跟物流服务商有本质的不同,如果平台要把它做成主业,须建立一个新的团队,并加强在在资源布局、服务时效和成本优化。

图片2.png

戴彬认为,只有把科技能力和资源结合,才能打磨出自己的产品,企业才能长久发展。三态股份基于其在出口跨境电商零售业务方面的发展优势和资源累积,公司交付能力外溢,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出口跨境电商物流业务板块,实现了公司出口跨境电商零售业务与出口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协同发展,也展示了物流服务商发展的另外一个路径。

当前,跨境电商呈现出碎片化、小批量、高频次业务需求,对柔性供应链的需求大大提升。从2023年2月开始,递四方就开启了首公里网络扩展计划,递四方新开21个揽收仓、2个集运仓、1个分拣仓,遍布华东、华中、华北、西南地区,覆盖全国60个城市,10月中旬第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全国一张网布局初步建成,为卖家提供揽收、集运服务、一件代发等服务,成为国内跨境电商领域最为健全的揽收网络体系,实现一件上门揽收,保证揽收时效和及时应对客户的柔性化物流需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物流服务。

图片3.png

跨境电商在竞争与发展的过程中对物流提出更高要求,递四方通过技术驱动业务发展,实现揽收环节数字化监控链路:从下单、揽收、装车、发运、配送、签收等全流程监控跟踪,包括车辆轨迹、运输线路等,物流全程可视化监控。递四方已经搭建了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揽收运营系统,有效实现订单可视化管理、合理的库存布局、最佳的路由规划以及最优的资源配置,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公司实现最快2分钟揽收,36分钟实现库内签收。

据悉,今年,递四方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例如推出英国联邮通晚必赔,针对2kg以下小件物品,淡季从入库到妥投超过7个自然日,超时一秒钟即主动赔付;递四方还在行业首先提出末端上网后断更赔付保障,即便是末端服务商原因,同样承诺为卖家兜底赔付,且与未妥投赔付可叠加使用,这些都体现了递四方在技术、服务、资源方面的沉淀。

跨境电商物流正从全球化运输综合方案(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海外本土物流专业方案(海外物流网络建设)的跨境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趋势演进。未来,跨境电商物流也会变得越来越专业,要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递四方原创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