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前几天,苏宁控股、苏宁电器、苏宁置业被法院宣布重整,引起了市场上很大的关注。引起市场很大的关注,主要是苏宁和国美,当年,留给人们太多的记忆,当时很多家电都是在苏宁和国美买的,周末没事还去逛一逛。
当听到破产、重整等字眼的时候,就引起了大家的普遍关注。
但其实这次苏宁几个公司重整,并不包括苏宁易购,大家熟悉的,与大家之前有过交集的是苏宁易购。苏宁易购目前最大的股东是阿里巴巴,苏宁控股、苏宁电器只是小股东,所以以上三个公司的债务重组,对苏宁易购影响不大。
我们公众号当时也发了关于苏宁的债务重组信息,下面有很多的留言,我看绝大部分都是针对苏宁易购的,这大概率是哭错了坟。
下面很多留言,体现出了对苏宁的不舍,还提到了国美。
说实话,现在通过线下买电器的已经很少了,所以要不是苏宁债务重组,我们也很少关注。当大家在下面留言提到国美的时候,这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就通过各种渠道查了一下国美,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2021年至今,国美零售,亏损近400亿,多家子公司遭法院破产清算、多家子公司被法院列为失信执行人。
01
国美电器多个子公司被申请破产清算
目前查到的国美,主要包括两个主体,国内的主体国美控股和国美电器,我们所熟知的电器,主要归属于国美电器。
我们查了一下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输入国美,列出了很多信息。
最先看到的是两条最新的国美电器子公司破产清算信息,一是武汉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二是武汉国美电器售后服务有限公司。
这两条发布的时间,就是昨天,也就是2025年2月12日,刚刚发布。
还有泰州国美电器有限公司、佛山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浙江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正在申请破产信息:
还有苏州鹏润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我们还查到了已经破产的几个子公司:
以上信息绝大部分都是2024年、还有最近日期的法院公告。
02
国美电器及上市公司国美零售也不好过
截至天眼查最新统计,国美电器现存118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34.23亿元。另外,国美电器还存在9限制消费令、95条失信被执行人(老赖)及74条终本案件信息。
图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2025年开年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国美电器就新增41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合计约3.93亿元。此前的2024年12月和11月,其分别新增22条和10条被执行人信息。
我们又通过企查查查询了国美电器子公司国美零售下面的子公司,包括国美零售及绝大部分子公司都被列为失信执行人,不知道这些子公司会不会跟其他子公司一样,被申请破产。
天眼查及Wind数据显示,国美电器控股股东为中国鹏润管理有限公司,后者为国美零售的全资子公司;另外两家股东海洋城国际有限公司和宏希投资有限公司,也均是国美零售的全资子公司。
目前,作为母公司的国美零售也已基本丧失债务偿付能力。2024年中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美零售流动负债405.27亿元,超出其流动资产的金额达到358.64亿元。具体来看,流动负债中来自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的金额为228.53亿元;在未来一年内(即截至2025年6月30日)需要偿还的银行借款和其他借款分别高达156.23亿元、50.70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3043.90万元,相较于巨大的资金缺口,此般造血能力显然是杯水车薪。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美零售总负债为413.40亿元,超出其总资产的金额达到13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48.02%。
债台高筑之下,国美零售被“债主”轮番诉诸法庭。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国美零售已逾期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包括应付债券)本金金额共约188亿元。公司涉及的未决诉讼案件高达1435宗,涉及金额共约130亿元,其中银行及金融机构未决诉讼案件涉及金额共约106亿元。
当被执行人信息接踵而至,曾经见证国美电器招牌遍布街巷的人,心中难免生出疑惑:昔日的家电零售巨头,何以没落至此?
03
仍在自救,大厦将倾,绝非一夕之功。
早在2022年——创始人黄光裕获释回归的第二年,国美零售就已陷入流动性危机。这一年,公司不断被爆出拖欠员工薪资及供应商货款,截至该年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创新高的98.84%。
曾经,因错失电商风口,国美在与京东的对阵中节节败退,业绩急转直下。带着诸多不甘,黄光裕自2021年回归后,高调放出“18个月令国美重回市场地位”的豪言,而后迅速启动了一系列向电商转型的举措,包括将旗下电商平台“国美”App改名“真快乐”,打造娱乐化零售新物种;以直播带货为核心战略,构建全国门店直播网络等等。
然而高举高打之下,上述种种却多以狼狈收场。在黄光裕重掌舵的3年间,国美零售营收急剧下滑,从2021年的469.26亿元缩水至2023年的9.22亿元;净利润也大幅亏损,2021年至2023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合计亏损达344亿元。其中,仅2022年一年的亏损金额就高达约200亿元,超过2021年及之前4年累计亏损总额。
长达7年的亏损几乎掏空了国美零售的所有家底。还债,成为国美零售的头等大事。
首先是通过关店“瘦身”来自救。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国美零售的门店数量已锐减至565家(包括513家国美、44家永乐和8家大中),较2023年末减少了508家,与2021年巅峰时期的4195家相比更是下滑超86%。
与此同时,国美零售在2022年开始裁员降本,迄今裁员近9成。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共有员工1293名,较2023年末减少903名,而在2022年末该公司员工数量一度超过12400人。
除此之外,国美零售还通过剥离亏损严重业务和非核心资产,及出售部分长期资产清偿债务;继续推进债转股,以及与银行洽谈倒贷、续贷方案等等债务化解方式。
如今,除了化债这一核心任务外,国美零售在兼顾直播带货的同时,还将目光放在了卖车市场。2024年5月,国美汽车体验馆开馆营业;12月,国美控股集团宣布进入汽车零售业,推出智能车时代汽车流通全域运营平台“国美车市”。黄光裕表示,国美车市的项目启动,标志着国美新商业模式又走向一个新的起点。他强调,“国美不是要造车,而是要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卖车。”
新业务能否奏效,还有待市场检验。但留给国美的试错机会也许不多了。
2025年2月10日,黄光裕实控的国美通讯,遭交易所摘牌。上交所基于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市值低于5亿元,裁定其退市命运。
04
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招呼都不打
国美电器为什么会到这个地位,理由很多,外部竞争环境、消费者消费习惯改变、自己改变太慢、对员工不好等各种原因,但其实核心原因,曾经那个时代过去了。
有人说对员工好一些,有可能会改变局面,对员工不好、裁员等行为,是结果,不是原因,正因为大势已去,经营严重下滑,所以才出现员工裁员、减薪等行为的。
肯定有人拿胖东来说事,我觉得那就是个例,根本没法复制。胖东来为什么不到全国开店呢?实际上,脱离了他们自己的地盘外,他们自己也很难复制自己。
那么多人去学习胖东来的,有几个成功了?
海尔张瑞敏说过一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这句话,是非常的经典!任何行业、企业、个人,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有周期的,不可能一直好,盛极必衰,这是一定的。
都说要适应外部环境,要改变,别说一个企业要改变,一个人改变都难。所以注定绝大部分大企业,都很难创新,都逃出不了倒下的命运。
最近几天非常火爆的人工智能软件,DeepseeK,我看很多自媒体都在发,说为什么没有在大公司产生,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今天我们笑话国美也好,还是其他企业:
都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