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进口产品的免税待遇,即所谓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面对美方施压,中方并未被动接招,而是迅速打出“组合拳”,宣布了一系列反制举措。
4月2日,美方宣布取消对来自中国的800美金以下“小包免税”政策。4月4日,中方宣布自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9日,因中方未撤回反制措施,美国宣布自当日凌晨起对华商品额外加征50%关税,累计新增关税达104%。4月9日,中方宣布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美国对华征收104%关税,对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平台和卖家产生深刻影响,如:阿里巴巴国际站、菜鸟国际、燕文物流、至美通、泛远国际、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网、敦煌网、大龙网、拓拉思、领工云商、大健云仓、宝信环球、全球贸易通、亚马逊全球开店、eBay、Temu、TikTok、全球速卖通、Shopee、Lazada、SHEIN、安克创新、华凯易佰、patpat、致欧科技、赛维时代、星商、吉宏股份、子不语、兰亭集势、三态股份、傲基、遨森电商、跨境通、有棵树、星徽股份等。
同时,我国征收84%的关税,对我国进口电商平台也产生深刻影响,如:京东国际、天猫国际、考拉海购、唯品会、多多国际、小红书、行云集团、洋葱集团等。
对此,“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组织了近20位专家,给予解读(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qmybj/)。
(扫码下载《中美关税“大战” 跨境电商如何应对?——网经社专家全景式分析解读报告》(77页完整版))
对此,四川跨境电商协会会长张亮在接受数字经济新媒体&智库#网经社 独家专访时表示:
一、背景分析
1、 政治与经济双重动机驱动
保护主义战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延续“美国优先”路线,旨在通过贸易保护重振制造业,缩小贸易逆差(202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3830亿美元)。此次汽车关税升级至25%,并计划永久化,是其巩固中西部“铁锈带”选民支持的策略。
产业链重构野心:试图通过关税倒逼企业回流美国,但美国制造业成本高企(劳动力成本为中国的4倍),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例如,特斯拉因依赖中国零部件供应链,面临成本飙升风险。
选举周期压力:2025年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关键年,需通过强硬政策巩固基本盘,但政策激进性导致盟友反制(如加拿大威胁报复)。
2、 技术性试探与系统漏洞
小包裹免税政策反复:2月曾试图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但因海关系统无法处理海量订单而暂停。此次政策重启可能结合技术升级(如AI报关系统),但执行难度仍存。
“对等关税”设计漏洞:针对不同国家差异化加税(中国34%、越南46%),实为分化国际阵营,但欧盟、加拿大已明确反制,暴露其策略矛盾。
二、对中国跨境电商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影响层面:
1、 平台与卖家
成本激增:美国对华商品加征34%关税,低附加值品类(服装、玩具)利润率被压缩至5%以下,部分商品或被迫退出市场。
合规风险:小包裹免税取消后,直邮模式难以为继,卖家需转向海外仓备货,资金压力陡增(仓储成本上涨20%-30%)。
2、 物流与仓储
转口贸易风险:经越南、马来西亚中转规避原产地限制,但面临海关稽查(如越南要求中国商品本地增值30%以上)。
海外仓博弈:短期内海外仓需求激增,但美国可能扩大关税范围至第三方仓储服务,进一步推高成本。
应对策略:
1、 供应链韧性构建
域化布局:加速向墨西哥、东南亚转移产能,利用RCEP关税优惠(如越南对华电子元件关税降至0%)。
柔性生产:通过AI驱动的小批量定制(C2M),降低库存风险。例如,SHEIN通过实时需求预测将滞销率控制在5%以下。
2、 技术赋能合规
AI报关工具:开发智能报关系统,自动识别HS编码、计算关税,规避误报风险(如某深圳企业通过AI工具降低清关延误率70%)。
动态合规监控:接入金蝶云星空等ERP,实时跟踪多国关税变动,自动调整报价策略。
3、 政策红利利用
政府补贴:申请跨境电商主体培育奖励(杭州最高500万元)、海外仓建设补贴(按投资额30%补助)。
金融工具:通过订单贷(以预付订金为抵押)缓解现金流压力,利率较市场低30%。
三、特朗普政策调整的可能性评估
1、 短期强硬,中期或妥协
政治周期:2025年上半年为特朗普巩固选民窗口期,政策难回调,但若美股持续暴跌(标普500单日跌幅超5%)或通胀突破6%,可能被迫调整。
盟友压力:加拿大、欧盟已启动反制(如欧盟拟对美农产品加税20%),若G7联合施压,特朗普或选择性豁免。
2、 战术性豁免与谈判
关键产业豁免:参考美墨加协定(USMCA)对“美国成分”车辆免税,可能对特斯拉等企业网开一面。
“胆小鬼博弈”失效:中国强硬反制(如加征34%关税、稀土管制)打破特朗普极限施压逻辑,迫使其重回谈判桌。
四、跨境电商突围:AI技术驱动的层次化策略
1、 需求预测与库存优。AI选品: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分析社交媒体趋势;动态补货模型:基于历史销售与关税数据,模拟海外仓最优备货量,减少资金占用。
2、 合规与成本控制。关税模拟器与智能合同审核。
3、 消费者体验升级。多语言AI客服与个性化推荐。
五、他国效仿加税的风险与概率分析
1、 高风险国家(概率60%-70%)
越南、印度: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越南对美出口占比30%),可能被迫局部加税,但受制于中国供应链(电子元件60%来自中国),力度有限。
2、 中等风险国家(概率30%-40%)
欧盟、日本:为保护汽车、奢侈品产业,可能对新能源车、光伏组件加税,但中欧产业链深度绑定(如德国汽车30%零部件来自中国),全面加税概率低。
3、 低风险国家(概率<20%)
东盟、中东:RCEP框架下与中国产业链融合,加税将破坏区域合作。例如,泰国对中国电动车产业链依赖度超50%,难以跟随美国。
六、专家视角建议
构建区域联盟:联合东盟、拉美国家推动自贸协定升级,形成“去美国化”供应链(如中墨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带)。
技术标准输出:通过AI驱动的柔性制造系统(如海尔COSMOPlat),帮助中小国家提升产能,换取政策支持。
舆论制高点:揭露美国关税“双重标准”(如对盟友加税),通过国际媒体塑造中国“自由贸易捍卫者”形象,降低他国效仿意愿。
七、总结与行动建议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政治投机”与“经济短视”的结合体,中国需以“技术+政策+生态”三维反击:
1、 短期:利用AI工具优化合规与成本,快速调整供应链布局;
2、 中期:推动区域自贸网络与技术标准输出,降低对美依赖;
3、 长期:通过光刻机等核心技术突破(如新凯来28nm光刻机量产),重构全球产业链话语权。
唯有将压力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方能在逆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专家介绍:
(扫码下载《中美关税“大战” 跨境电商如何应对?——网经社专家全景式分析解读报告》(77页完整版))
张亮,20年品牌战略咨询+10年跨境资源+AI技术嫁接者。2010年进入电商领域,曾联合创办面向餐饮企业的B2B后厨产品采供平台,2015年筹建创办四川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2016年担任协会秘书长一职,目前担任协会第二任会长职务,中国跨境电商50人论坛专家。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跨境电商,旗下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服务的客户:亚马逊、eBay、SHEIN、行云集团、跨境通、卓志、大健云仓、大龙网、敦煌网、递四方、至美通、考拉海购、Temu、菜鸟网络、百事泰、思亿欧、海航集团、阿里巴巴等。
网经社跨境电商台(CBEC.100EC.CN)是专业跨境电商门户,关注出口跨境电商、进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服务商(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技术、跨境营销等)、跨境政策、跨境园区等,提供包括:媒体、报告榜单、供应链融资、营销、培训等服务,是跨境电商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跨境电商业内人士,欢迎合作洽谈咨询加微信:www-100ec-cn)
基于网经社媒体平台、专业智库以及渠道三大战略,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www-100ec-cn,请务必备注姓名+单位+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