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途牛旅游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中旬,五一假期境内游预订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其中自驾游、自由行及跟团游打包产品预订量增幅突出。面对5天假期,用户预订行为呈现明显前置化特征:国内长线游(行程5天及以上)占比达40%,出境短线游(东南亚、日韩等)占比28%,随着假期临近,周边游预订高峰即将到来,临时性预订或进一步推高市场热度。
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出境长线游(欧美、澳新等)虽当前占比不足10%,但途牛预测,随着签证便利化政策落地及航空公司运力恢复,五一后相关产品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趋势与2024年同期形成对比——彼时出境游仍以港澳、东南亚为主,欧美线路复苏滞后约3个月。
境内游:一线城市持续领跑 主题乐园与非遗体验并重
热门目的地格局稳固
途牛境内游TOP10目的地榜单显示,北京、广州、上海稳居前三,三亚、南京、珠海等传统旅游城市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二线城市表现:成都凭借大熊猫基地与三星堆联动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45%;贵阳依托“中国天眼”科普游及苗寨非遗体验,首次进入热度增长TOP5。
出游方式分化明显
跟团游复苏强劲:福州-平潭-泉州5日游、汕头-潮州-南澳岛5日游等线路预订量较2024年同期翻倍,显示中老年客群回归;
自驾游创新组合:“主题乐园+酒店”套餐受亲子家庭追捧,如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套餐含两日门票及横琴湾酒店住宿,4月预订量已超3万份;
高铁游蓄势待发:五一火车票开售前夕,黄山、张家界等高铁可达景区周边酒店搜索量环比增长120%。
传统文化赋能产品升级
融合非遗元素的深度游成为市场“顶流”:
中原文化线:云台山-龙门石窟-少林寺线路加入古法造纸、少林八段锦体验,复购率达32%;
江南文化线:南京3日游新增云锦织造工坊参观,带动客单价提升18%。
出境游:港澳热度居高不下 海岛游酝酿暑期爆发
短线目的地格局稳固
出境游TOP10目的地中,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预订占比合计达55%,自由行“机票+酒店”产品占比70%。途牛自营的“港澳5日游”线路包含港珠澳大桥观光、米其林餐厅打卡等特色项目,4月单日最高成交额突破800万元。
长线潜力逐步释放
日本市场韧性凸显:虽樱花季落幕,但“五一阪进东出7日游”仍保持25%周环比增长,温泉、动漫主题游受年轻客群青睐;
马尔代夫暑期预热:途牛3月马尔代夫直播销售额破亿,五一相关产品预订量已达2024年同期的3倍,预计暑期将再现“一房难求”盛况。
新兴目的地突围
斯里兰卡、俄罗斯凭借签证便利与汇率优势异军突起:
斯里兰卡“文化三角+海滨度假”10日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400%;
俄罗斯贝加尔湖线路新增冬季蓝冰体验预售,五一预订量已占全年目标的40%。
消费趋势:碎片化出游重构市场逻辑
“1日微旅行”兴起
途牛数据显示,目的地1日游产品预订量同比激增180%,核心特征包括:
时间压缩:故宫-景山公园1日游通过分时段预约、VIP通道将游览效率提升50%;
深度服务:厦门鼓浪屿线路配备文史专家讲解,客单价达常规团的2倍仍供不应求;
灵活组合:73%用户选择“自驾+1日跟团”混合模式,成都-都江堰线路因此实现30%复购率。
场景化消费升级
夜间经济激活:夜游蓝眼泪(平潭)、珠江夜游(广州)等产品预订量占相关线路总销量的45%;
研学元素渗透:北京环球影城线路新增“电影特效揭秘”课程,带动家庭客群占比提升至68%。
结语
2025年五一旅游市场的预热表现,既印证了消费信心的全面修复,也暴露出供需结构性矛盾。从“特种兵式旅游”到“碎片化微度假”,从网红打卡到文化深潜,消费者需求的嬗变正在倒逼行业创新。途牛等平台的数据洞察与产品迭代,或将为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导航——唯有持续精准捕捉需求变化,动态优化服务链条,方能在复苏与转型的双重浪潮中把握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