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中美关税战持续,为应对美国关税调整影响,目前,电商平台纷纷启动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助力优质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4月11日,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拼多多此前推出“千亿扶持计划”,聚焦跨境中小商家与外贸企业转型需求;苏宁易购启动“外贸优品振兴计划”;美团推出五项举措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百度AI优先扶持100万家企业出口转内销;盒马发布公告,即日起面向外贸企业正式开放24小时绿色入驻通道;京东七鲜启动“品质万商计划”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叮咚买菜面向广大外贸企业招募优质合作伙伴;交个朋友、谦寻、东方甄选等直播机构也陆续发布相关扶持计划。
此外,阿里、抖音电商、快手、唯品会等10余家电商平台表示,将发挥电子商务直联供需优势,推出订单直采、外贸专区、流量支持、绿色通道、供采对接等八方面举措。(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jtcs/ )
1.外贸企业回流内需市场,本质是多重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中美关税壁垒导致出口成本攀升,海外订单缩减倒逼企业寻求新出路。电商平台此时发力,一方面响应国家“双循环”战略的政策导向,借势吸纳优质供应链资源;另一方面瞄准外贸企业沉淀的研发能力与品控标准,这些长期服务欧美市场的制造能力,可以填补国内中高端消费的供给缺口。
2.电商平台此番布局,短期看是帮助外贸企业纾困的应急方案,长期则是在培育新消费生态。当‘外转内’商品以更高性价比重塑消费者预期,这场转型是中国制造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关键一跃。最后,外贸企业与本土市场的深度磨合,或将催生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品牌。
3.对长期依赖海外订单的外贸企业而言,转内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毕竟欧美大单模式与国内小批量订单的冲突考验柔性生产能力,平台流量成本与账期压力可能挤压利润空间,食品、家电等领域还需应对国内外质检标准的转换成本。
4.外贸商品普遍延续出口品质标准,并且同等品质商品价格明显下探。另外出口转内销还带来品类扩容,户外装备、智能家居等新品类涌入市场,以及外贸企业成熟的售后体系也可以拉升国内消费服务基准,形成“鲇鱼效应”倒逼本土企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