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DeepSeek透视:浙江省网约车市场全景分析:从无序扩张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运营
DeepSeek透视:浙江省网约车市场全景分析:从无序扩张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运营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5日 15:57:42

(网经社讯)浙江网约车市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从无序扩张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运营。市场已进入成熟期,竞争加剧,运力过剩,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AI生成内容或存在偏差,内容仅供参考)(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www.100ec.cn/zt/dwycfx/  )。

出品 | 网经社

撰写 | DeepSeek

编辑 | 黄玉宙

审稿 | 云马

配图 | 网经社图库

一、市场规模与结构分析

浙江省网约车市场自2016年政策开放以来,经历了从无序扩张到规范发展的转变。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全省网约车市场已形成以杭州为核心、宁波为副中心的双极格局,平台数量超过100家,其中杭州持证平台达71家,实际运营平台55家。从规模看,全省网约车车辆总量预计超过25万辆,驾驶员超过80万人,日均订单量接近200万单。

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是全省网约车市场的核心。2025年第二季度,杭州市取得《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达14.16万辆,较2025年第一季度增加7085辆;持证驾驶员突破41.72万人,较第一季度增加16083人。市场活跃度方面,日均活跃网约车为9.01万辆,日均订单总量为144.38万单,日均运输总量为219.45万人次,同比增长11.77%,环比增长12.3%。

宁波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城市,网约车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共有网约车45151辆,已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共计143167名。2025年上半年,宁波混合动力网约车单车月均营收10110元,纯电动网约车月均营收10249元,但日均业务量和营收同比下滑,驾驶员日均工作时长处于高位且仍在延长。

浙江省主要城市网约车市场概况(2025年数据

屏幕截图 2025-08-05 155807.png

温州、金华等城市网约车市场增速较快。截至2024年底,温州市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65家(实际投入运营的49家),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30128辆,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99513人。2024年日均活跃驾驶员2.07万人,日均活跃车辆2.07万辆,日均总订单26.1万单,单车日均订单13.1单。

嘉兴市网约车市场呈现差异化发展特点。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共有网约车1.9万辆,4.6万人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2025年二季度,全市网约车日均订单20.7万单,单车日均订单11.7单,单车日均营收202元(未扣除营运成本)。该市通过"巡网融合"模式,推动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

从全省分布看,杭州占据主导地位,50%-60%的车辆和驾驶员集中在杭州;其他城市规模较小,但政策差异显著,形成了区域特色市场。全省网约车市场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平台数量持续增加,但运力过剩导致竞争加剧,市场趋于饱和,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二、市场格局与竞争态势

浙江省网约车市场形成了"头部平台+区域型平台"双轨格局。杭州市场尤为明显,70家持证平台中实际运营51家,其中头部平台占据主导地位,区域型平台则通过聚合模式获得生存空间。

头部平台竞争激烈,市场份额相对集中。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2025年6月,在全国订单量前10名的平台中,杭州的滴滴出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头部平台均榜上有名。其中,滴滴出行在杭州注册的司机就有3万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旗下的网约车平台,以纯电动驱动轿车为主要服务车型,主打低碳环保式的专车模式,已在杭州、宁波、温州等五十几个城市开展运营。享道出行则背靠上汽集团,自有运力充足,以B2C模式为主,订单合规率相对较高。

屏幕截图 2025-08-05 160155.png

区域型平台生存空间受限,但仍有发展机会。杭州区域型平台如有序出行、万顺叫车等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但通过聚合模式(如高德、美团)获得了生存空间。数据显示,中小平台90%以上的订单来自聚合平台,形成了"技术+制度"双轮驱动的行业生态。这些区域型平台通过差异化服务(如特定区域覆盖、特色车型服务)和灵活的运营策略,在细分市场中寻找发展空间。

平台运营模式多样化。杭州市场呈现明显的聚合化特征,聚合平台通过"平台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向中小网约车平台开放智能技术,助力其降本增效。此外,B2C模式和C2C模式并存,各自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B2C模式下,平台直接控制车辆和司机,服务质量相对稳定;C2C模式下,司机自主加入平台,车辆来源多样,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市场竞争加剧,行业趋于饱和。2025年4月,杭州市网约车订单总量环比下降4.19%,而平台数量却持续增加,显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趋于饱和。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中小平台不得不与头部平台展开更激烈的竞争,同时也为行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宁波,行业整体已处于完全饱和状态,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网约车订单合规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日均运营指标多呈下降趋势。

平台抽成挤压司机收入。杭州萧山机场存在黄牛与黑车司机形成的"金字塔式协作体系",订单被多次转卖,导致佣金比例一路攀升,部分订单佣金比例甚至超过50%,司机收入被大幅压缩。这种"层层剥皮"的现象,使得原本30块钱的路程,乘客付了35,司机却只能拿到20,剩下的15块都被平台和中间商瓜分殆尽。在金华,司机成本高(油费、租车费约300元/天),收入约200-300元/天,扣除平台抽成后实际收入更低。在绍兴,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日均订单量为12.81单,同比下降17.1%,部分平台因订单少已经出现车辆闲置现象。

三、运营特征与效率分析

浙江省网约车市场运营特征与效率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反映出不同城市市场的成熟度和竞争程度。从整体看,全省网约车市场已进入成熟期,供需关系失衡,司机收入承压,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

单车日均订单量方面,各城市差异显著。杭州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日均订单量为16.02单,同比增长1.84%,环比下降3.63%。从分布来看,少于10单的有2.55万辆车,占比28.27%;10至20单区间的有3.65万辆车,占比40.51%;21单及以上的有2.81万辆车,占比31.22%。宁波2024年上半年网约车日均订单量约为11-12单,低于杭州水平。温州2024年日均单车订单13.1单,2023年为12单,增长缓慢。金华2025年第二季度日均活跃车约1.33万辆,单车日均订单17.7万单,需换算为单车日均约13.2单。绍兴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日均订单12.81单,同比下降17.1%。嘉兴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日均订单11.7单,为全省最低。

屏幕截图 2025-08-05 160145.png

营收情况方面,各城市网约车司机收入普遍下滑。杭州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日均营收为407.43元,同比基本持平,环比下降6.15%。从不同上线时长分析,上线时长小于4小时的单车日均营收为143.74元;4至8小时的单车日均营收为335.52元;8至12小时的单车日均营收为494.82元;12小时以上的单车日均营收为631.95元。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营收额度是指乘客支付网约车运输服务费的额度,并非扣除网约车平台抽成后的驾驶员收入。宁波混合动力网约车单车月均营收10110元,纯电动网约车月均营收10249元,但日均业务量和营收同比下滑。温州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约180-220元,扣除平台抽成后实际收入更低。金华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约200-300元,但成本高(油费、租车费约300元/天),实际利润微薄。嘉兴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约202元,为全省最低。

上线时长方面,各城市司机工作强度普遍增加。杭州2025年第二季度单车日均上线时长为8.13小时,同比增长4.53%,环比增长2.31%。按上线时长分析,小于4小时的有2.11万辆,占比23.42%;4至8小时的有2.08万辆,占比23.05%;8至12小时的有2.69万辆,占比29.88%;12小时以上的有2.13万辆,占比23.65%。宁波网约车驾驶员日均工作时长处于高位且仍在延长,为保障收入需付出更多工作时间。温州网约车驾驶员日均工作时长约9-10小时,但订单量增长有限,收入增长乏力。金华网约车司机日均工作时长约12-14小时,但扣除平台抽成和成本后实际收入不高。绍兴网约车驾驶员日均工作时长约10-12小时,但订单量同比下降,收入减少。

合规率方面,各城市差距明显。杭州网约车订单合规率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97.01%,环比增加1.12个百分点,同比减少0.46个百分点。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共查处网约车相关违法违规案件804起,环比增长18.93%,同比增长7.06%。宁波网约车合规率相对较低,但也在逐步提升。温州网约车合规率约为73.23%,总体情况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嘉兴通过"巡网融合"模式,推动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融合发展,网约车合规率排名上升至全省第三。

杭州、宁波、温州网约车运营效率对比(2025年)

屏幕截图 2025-08-05 155924.png

巡网融合方面,嘉兴已取得显著成效。该市试点"巡网融合"模式,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实现经营业态互融共通;打破准入壁垒,推行巡网从业资格"两证合一";规范融合秩序,维护公平合规发展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质效同步提升。试点数据显示,通过"好的出租"系统,巡游出租车驾驶员平峰期订单数量增长41%;10km以上的优质订单增加了91%;司机总收入较此前提升34%;乘客满意度较试点前提升120%。

平台抽成方面,各城市普遍较高。杭州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在20%-30%之间,部分订单甚至超过50%。宁波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约为25%,但实际到手收入因成本上升而减少。温州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在20%-25%之间,但司机因订单量不足而收入减少。金华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约为20%,但司机成本高导致实际利润微薄。绍兴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在25%-30%之间,但订单量下降导致司机收入减少。

四、区域差异与市场特点

浙江省各城市网约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和结构上,也反映在运营效率和收入水平上。这种差异主要源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交通状况和政策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网约车市场格局。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网约车市场最为发达。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杭州市取得《杭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达14.16万辆,持证驾驶员突破41.72万人。日均活跃网约车为9.01万辆,日均订单总量为144.38万单,日均运输总量为219.45万人次,同比增长11.77%,环比增长12.3%。单车日均订单量为16.02单,单车日均营收为407.43元。杭州市场特点是平台数量多、竞争激烈、运力过剩、司机收入承压。2025年4月,杭州市网约车订单总量环比下降4.19%,而平台数量却持续增加,显示行业竞争加剧,市场趋于饱和。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中小平台不得不与头部平台展开更激烈的竞争,同时也为行业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屏幕截图 2025-08-05 160118.png

宁波作为副中心城市,网约车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5年6月底,全市共有网约车45151辆,已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人员共计143167名。2025年上半年,宁波混合动力网约车单车月均营收10110元,纯电动网约车月均营收10249元。宁波市场特点是政策严格、车龄要求高、合规率提升快、竞争加剧。2023年6月,宁波将网约车车龄要求从4年降至2年,认为车龄越长,车况、安全性越难以保障。这一政策导致大量原有网约车退出市场,但也提高了行业整体水平。2025年上半年,宁波网约车行业已处于完全饱和状态,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网约车订单合规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日均运营指标多呈下降趋势。

温州、金华等城市网约车市场增速较快。截至2024年底,温州市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65家(实际投入运营的49家),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30128辆,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99513人。2024年日均活跃驾驶员2.07万人,日均活跃车辆2.07万辆,日均总订单26.1万单,单车日均订单13.1单。温州、金华市场特点是准入门槛相对较低、运力增长快、竞争加剧、司机收入增长乏力。2024年,温州网约车市场整体动态显示,网约车行业具备较强的市场活力,网约车平台、车辆、驾驶员进入和退出共存,市场调节特性明显。与2023年相比,实际投入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减少2家,车辆净增加5925辆,取得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净增加8961人。这表明温州网约车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但供需关系已开始失衡。

绍兴、台州等城市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截至2025年6月底,绍兴市已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企业共30家,已累计核发《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12724张,累计核发《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42404张。2025年上半年,全市网约车行业日均订单量15.27万单,同比增长33.6%;单车日均订单量12.81单,同比减少7.8%。绍兴市场特点是平台数量多、车辆增长快、订单增长乏力、部分车辆闲置。2025年上半年,绍兴新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2452张,较去年同期增长11.3%,同期注销835张;新增《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1891张,较去年同期增长83.5%。这表明绍兴网约车市场已趋于饱和,部分平台因订单少已经出现车辆闲置现象。

屏幕截图 2025-08-05 160209.png

嘉兴、湖州等城市网约车市场差异化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嘉兴市共有网约车1.9万辆,4.6万人取得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2025年二季度,全市网约车日均订单20.7万单,单车日均订单11.7单,单车日均营收202元(未扣除营运成本)。嘉兴市场特点是"巡网融合"模式先行、合规率提升快、服务质量改善明显。该市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实现经营业态互融共通;打破准入壁垒,推行巡网从业资格"两证合一";规范融合秩序,维护公平合规发展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质效同步提升。试点数据显示,巡游出租车驾驶员通过"好的出租"系统,平峰期订单数量增长41%;10km以上的优质订单增加了91%;司机总收入较此前提升34%;乘客满意度较试点前提升120%。

丽水、衢州、舟山等城市网约车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丽水只需拿到《浙江省居住证》即可从事网约车运营,无社保要求。衢州与舟山一样,外地人只需取得《浙江省居住证》6个月以上即有资格在当地从事网约车运营。这些城市市场特点是准入门槛低、发展速度快、竞争相对缓和、司机收入相对稳定。但由于市场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司机收入普遍低于杭州、宁波等大城市。

五、行业痛点与挑战

浙江省网约车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痛点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行业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消费者和司机的权益保障。

运力过剩导致供需失衡。杭州网约车车辆总数增至14.16万辆,但日均活跃车辆下降8.55%(7.73万辆),订单量环比下降4.19%,显示运力过剩导致竞争加剧。宁波网约车市场已处于完全饱和状态,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绍兴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部分平台因订单少已经出现车辆闲置现象。这种供需失衡的局面,使得司机被迫延长工作时间(12小时以上)以维持收入,形成了"低效高耗时"的恶性循环。

司机收入承压,工作强度增加。杭州网约车司机日均营收约为407.43元(乘客支付金额),但扣除平台抽成(20%-30%)和成本(油费、租车费约300元/天)后,实际收入约为200-300元/天。宁波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约为3373-3416元/月(按日均100-105元计算),但成本上升导致实际利润减少。温州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约180-220元,扣除平台抽成后实际收入更低。金华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约200-300元,但成本高(油费、租车费约300元/天),实际利润微薄。绍兴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约180-220元,但订单量同比下降,收入减少。嘉兴网约车司机日均收入约202元,为全省最低。

浙江省网约车行业痛点

屏幕截图 2025-08-05 155238.png

平台抽成过高,司机收入被挤压。杭州萧山机场存在黄牛与黑车司机形成的"金字塔式协作体系",订单被多次转卖,导致佣金比例一路攀升,部分订单佣金比例甚至超过50%,司机收入被大幅压缩。这种"层层剥皮"的现象,使得原本30块钱的路程,乘客付了35,司机却只能拿到20,剩下的15块都被平台和中间商瓜分殆尽。在金华,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约为20%,但司机成本高导致实际利润微薄。在绍兴,网约车平台抽成比例在25%-30%之间,但订单量下降导致司机收入减少。

屏幕截图 2025-08-05 160132.png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杭州市消保委的暗访数据显示,二期体验中,消费者打到车后司机主动联系乘客的比例从一期的44.2%上升至68.6%,消费者上车后提醒系好安全带的比例从16%提升至40%,显示服务意识有所改善。然而,消费者下车时主动提醒带好随身物品的比例从一期的48.8%下降至二期的41%,整体服务意识仍有待提升。安全行为方面,尽管与一期体验相比有所改进,但少部分司机仍存在行驶过程中接打电话和使用手机看微信、刷短视频等问题。二期暗访中,11辆车存在急起、急转、急刹等情况,18辆车存在接打电话或使用手机看微信、刷短视频等情况,安全意识有待强化。车辆整洁性指标虽略有提升,但仍有25.2%的车辆存在不同程度的卫生问题,如车玻璃不净、车身不清洁、座椅套不整齐等。

六、结论与建议

浙江省网约车市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从无序扩张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精细化运营。市场已进入成熟期,竞争加剧,运力过剩,供需关系失衡,司机收入承压,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巡网融合技术推广、合规化进程加速和平台竞争转向质量提升,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政府的建议:一是加强行业监管,推动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二是优化政策环境,促进平台公平竞争和创新发展;三是加快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四是推动巡游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整合行业资源,提升整体服务质量;五是加强对司机权益的保护,规范劳动合同,提供社会保障,改善工作条件,为司机创造更加稳定和有尊严的职业环境。

对平台的建议:一是优化抽成比例,合理分配收益,保障司机权益;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寻找细分市场;四是合规经营,提高合规率,避免违法违规风险;五是加强司机培训和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

浙江省网约车市场发展建议与未来展望

屏幕截图 2025-08-05 155637.png

对司机的建议:一是详细了解本地相关法律法规,审慎评估市场风险;二是合理规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疲劳,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关注行业变化,及时调整从业策略,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平台和模式;四是提高服务质量,通过优质服务获得更高收入和职业发展机会;五是注意合同风险,签订租车协议时务必仔细确认协议内容,明晰双方约定内容及需自行承担的风险,避免产生经济合同纠纷

对消费者的建议:一是选择合规平台和车辆,保障出行安全和权益;二是了解平台服务质量和价格,做出合理选择;三是关注司机权益保障情况,支持合规司机;四是反馈出行体验,推动服务质量提升;五是了解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合理选择出行方式。

对投资者的建议:一是充分了解市场现状和政策环境,避免盲目投资;二是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寻找投资机会;三是评估平台竞争力和合规水平,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四是关注自动驾驶技术和巡网融合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把握投资时机;五是注意市场风险,包括运力过剩、竞争加剧、政策变化等,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

浙江省网约车市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只有政府、平台、司机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优质的出行服务。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政策完善和市场竞争的深化,浙江省网约车市场将迎来更加多元、高效和合规的新格局,为出行行业的发展提供浙江经验和浙江方案。

【小贴士】

网经社深耕数字经济行业18年,长期关注移动出行,我们重点报道和研究的公司有1、网约车:滴滴出行、曹操出行、T3出行、花小猪出行、享道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神州专车、斑马快跑、帮邦行、飞嘀打车、量子出行等;2、Robotaxi: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萝卜快跑、如祺出行等;3、聚合平台:高德打车、百度打车、腾讯出行、美团打车等;4、租车:一嗨租车神州租车、悟空租车、华夏出行、GoFun出行等;5、共享(电)单车:青桔单车、美团单车、哈啰出行、松果出行等;6、停车平台:ETCP停车、爱泊车等;7、代驾平台(3家):e代驾、爱代驾、安师傅代驾等;8、在线旅游携程同程旅行、马蜂窝、美团旅行、去哪儿飞猪途牛、穷游网、客路旅行、在途商旅、猫途鹰、KKday、皇包车、稀饭旅行、航旅纵横、众信旅游等;9、民宿短租:途家民宿、木鸟民宿、小猪民宿等。

长期关注移动出行-二合一.jpg

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是专业移动出行门户,重点关注在线旅游、酒店民宿、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顺风车、代驾、等业态。提供媒体发布、报告榜单、融资、会员等服务,是移动出行从业者、媒体、投资者、用户的首选平台。(如果您是业内人士,欢迎合作咨询加微信:clt7513)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