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位于上海的“i-EVER美课美妆”今日向36氪首家透露,已在近期完成了500万美金的B轮融资,由常春藤资本领投,光速安振跟投。公司曾在今年3月份获得了光速安振领投的一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创始人兼CEO赵净过去先后担任过《米娜》杂志的美容主编和《昕薇》杂志上海负责人,两位核心创始人均有在美妆平媒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i-EVER美课美妆和市面上其他美妆类产品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它的内容产生机制只专注于PGC。赵净认为,学习美妆中的核心需求其实就是解决两件事情,一个是试错成本、一个是学习成本。而PGC相比UGC,更能帮助用户把整个过程尽量简单化、专业化和标准化。
目前,“i-EVER美课美妆”的视频内容分为故事视频和教程视频两类,前者通常带有剧情,时长为3分钟,在微信平台上以平均每天一条的频率推送;后者则比较简短,时长为45秒,纯讲技巧干货。
拿故事视频为例,整个制作流程包括选题会、脚本、分镜头、借服装道具、拍摄、后期等多个环节,通常为15天一个周期。赵净告诉36氪,当前团队每个月生产大大小小视频的数量约175个,其中大视频为20-25条,小的教程视频约150条。高效的内容生产能力背后,和团队十多年的平媒经历密不可分。
内容做好了,接下来就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除了自家的微信、微博外,“i-EVER美课美妆”视频内容的分发渠道还包括各视频平台的专区(优土、爱奇艺、乐视等)、美图应用(美拍、天天P图)、正在试水当中的直播平台以及线下的触动传媒等。
美妆类产品的一个矛盾点是它的公正性和商业化,"选手"和"裁判"的绑定使得带有导购属性的美妆产品很难获取用户的信任。为了避免APP过于商业化,“i-EVER美课美妆”将微信和APP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微信作为美课的一个自媒体形象,去收取品牌的广告费。而APP这边我们不着急变现,现阶段的重点是用户的沉淀,先把流量先做起来,通过好的内容去吸引用户,之后再去考虑如何挣钱。一定要先有鸡后有蛋。”赵净说。
作为一个强内容绑定商品的平台,美课计划在下一个版本中将内容和商品进一步标签化,实现更精准地匹配和推荐,并将应用内的美妆答疑社区做得更智能化。除此之外,团队也砍掉了之前视频和图文页下的外链功能,转而做虚拟库存,原因是“体验太差,淘宝没办法支撑用户对正品的诉求。”
至于我对美妆市场天花板的疑问,赵净表示,明年6月份她们就会上线服装的解决方案,“必须得扩品,美的解决方案也是整体的”。据团队提供给36氪的数据,当前“i-EVER美课美妆”的用户数近200万,其中二三线比例约60%,年龄20-29岁也占差不多60%。(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