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研究>腾讯研究院:《“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PPT)
腾讯研究院:《“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PPT)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9日 16:30:38

(网经社讯)过去两年,消费升级、智慧零售、智慧城市等概念成了大众讨论的热点。

除了这些概念是新经济的增长点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当这些概念落实在我们生活中一个又一个场景的时候,为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变化。

然而你知道吗?消费者端的众多变化其背后是对制造业和供应链体系的全新挑战。已经成熟的制造业体系如何应对全新的消费升级需求?

答案其实很简单:与消费端一样,实现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结合,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虽然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一过程几乎感觉不到,但实际上它比消费端的产业升级更加重要。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腾讯研究院共同研究编制的《“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从概念、现状、影响和对策等方面,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其中重点分析了互联网的资源与能力,为更好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指出了方向。

报告中指出,与互联网在用户端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不同,互联网在制造业体系中的定位更趋近于“助力者”而非“颠覆者”。

帮助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成为了互联网+制造业的主要问题。

具体而言,本报告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互联网在哪些场景帮助了制造业转型?

在C端,互联网经过数十年发展,已成为信息革命的中坚力量,也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领航者。

那么互联网如何在制造业中落地呢?其实与在C端发挥的作用相同,无外乎连接、数据、云、算法和安全这五个大的方向。

对“人工智能+制造”而言,目前互联网助力的典型场景主要有三类:

1)产品注智,从软件到硬件的智能升级。互联网可以将其人工智能算法,以能力封装和开放方式嵌入到产品中,从而帮助制造业生产新一代的智能产品。

如谷歌开发出专用于大规模机器学习的智能芯片TPU、腾讯AI开放平台对外提供计算机视觉等AI能力、亚马逊推出内嵌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的智能音箱echo等;

2)服务注智,提高营销和售后的精准水平。互联网可将利用其人工智能算法,为制造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增值服务。一是售前营销,以人工智能进行用户侧需求数据的多维分析,实现更实时、精准的广告信息传递,如谷歌为制造业专门开发了精准广告平台;二是售后维护,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制造业产品的实时监测、管理和风险预警。

如三一重工结合腾讯云,把分布全球的30万台设备接入平台,实时采集近1万个运行参数,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算法,远程管理庞大设备群的运行状况,有效实现故障风险预警,大大提升了排障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

3)生产注智,增强机器自主生产能力。互联网可帮助制造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生产流程环节中,使得机器能够在更多复杂情况下实现自主生产,从而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目前主要应用在:一是工艺优化,即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产品的健康模型,识别各制造环节参数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最终找到最佳生产工艺参数,如腾讯云帮助亿纬锂能提升1.5%良品率、阿里云帮助保利协鑫提升1%良品率等;二是智能质检,即借助机器视觉识别,快速扫描产品质量,提高质检效率。如腾讯云帮助福耀玻璃实现质检工序替代80%人力、并且不良品检出率达到90%以上。

“人工智能+制造”,本质是追求人机协同

制造业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当人工智能来临的时候,许多人担忧——“是不是制造业中的劳动力要被替代了?”

这其实是对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误解。人工智能作为一类信息技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几乎与计算机同步。60多年来人工智能涉及的技术和派系众多,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从其发展目的的角度,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与人类一样聪明的人造机器”。

将这个聪明的“机器”放入制造业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机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技工水平”,以实现企业生产运营效率的提升。这个放入“人工业革命以后的“自动化”概念追求的是机器自动生产,本质是“机器替人”,强调在完全不需要人的情况下进行不间断的大规模机器生产;而“智能化”追求的是机器的柔性生产,本质是“人机协同”,强调机器能够自主配合要素变化和人的工作。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过去没有“人工智能+制造”的时候,整个产线只有生产和停工两个状态。生产者没有足够的信息,也无法做出生产什么、怎么生产、生产多少这样的准确预测。在互联网助力制造业的情境下,企业的决策者能够通过打通的上下游信息更好的做出生产决策,反而发挥了人在制造业中的主观能动性。

因此,“人工智能+制造”未来所追求的,不应是简单粗暴的“机器替人”,而应是将工业革命以来极度细化、甚至异化的工人流水线工作,重新拉回“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即让机器承担更多简单重复甚至危险的工作,而人承担更多管理和创造工作。

“人工智能+制造”,必然走向平台模式

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复杂而割裂是它的历史特征。同一个厂房里,可能有好几种来自不同厂家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往往采用各自的技术和数据标准,彼此之间并不能直接连通和交互。不同的工厂、乃至不同的制造业企业,差异就更大了。这样的差异使得传统制造业信息化难度大、效率提升有限。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催生了“平台模式”,平台内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有效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升。近几年,互联网的这个模式逐渐扩展到了各行各业。对于制造业而言,这个模式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

未来“人工智能+制造”的实现的重要基础就是这个平台,由这个平台为产业提供通用的算力(工业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算据(工业大数据)和算法(工业人工智能)能力,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根据调研公司Market sand Markets的数据显示,这三部分代表的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占整体“人工智能+制造”的比例,将从2016年的24%增长为2025年的36%,达到2.6千亿美元。

总之对于复杂的制造业而言,互联网需要更多从合作者、助力者、服务者的角度看待。正如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2018年腾讯“云+未来”峰会上所言,腾讯“不会进入各行各业取而代之,而是做好连接、工具和生态三个角色”。在此基础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精简版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附全文)

(来源:腾讯研究院)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关键词】 AI腾讯马化腾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