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10月19日,反垄断法修正草案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是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首次迎来修订。根据《中国反垄断年度执法报告(2020)》披露,市场监管总局从 2019年开始启动反垄断法修订工作,起草反垄断法修订草案。2020年初,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10月19日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工作反垄断法修正草案说明时指出,我国现行反垄断法自2008年施行以来,对于保护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反垄断法在实施中也显现出相关制度规定较为原则、对部分垄断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执法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据悉,此次反垄断法修改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针对反垄断法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反垄断相关制度,加大对垄断行为的处罚力度,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草案总结反垄断执法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对反垄断相关制度规则作了进一步完善。具体包括,经营者不得滥用数据和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排除、限制竞争;经营者不得组织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或者为其他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提供实质性帮助;以及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以及平台规则等设置障碍,对其他经营者进行不合理限制的,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草案还提及,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依法加强民生、金融、科技、媒体等领域经营者集中的审查。
不仅如此,草案提出建立“安全港”制度,规定达成垄断协议的经营者能够证明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标准的,原则上不予禁止。
草案还提出,建立经营者集中审查期限“停钟”制度,规定在经营者未按规定提交文件、资料导致审查工作无法进行,以及出现对经营者集中审查具有重大影响的新情况、新事实需要进行核实等情况下,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中止计算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期限。
在行政垄断方面,草案明确了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法律地位。在规定国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的同时,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制定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定时,应当进行公平竞争审查。
为进一步加强对反垄断执法的保障,草案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调查时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的配合义务;并规定对涉嫌违法行为的经营者、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此外,草案还完善了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针对反垄断执法中反映出的问题,大幅提高对相关违法行为的罚款数额,增加对达成垄断协议的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规定,以及信用惩戒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