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摘要:近日,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重庆商报》采访时表示,所谓大数据“杀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平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出了不同的价格。由于我国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是实行的市场调节价,对于不同平台设定不同的价格,其不涉及法律,因此消费者维权的意义不大。第二种情况是同一平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了不同的价格。这种方式的大数据"杀熟"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规定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可能还涉嫌一个价格欺诈。
陈礼腾表示,对于价格差异,原因不全是“杀熟”产生的。航空公司根据收益管理原则,根据季节、运力变化、流量波动等因素,制定不同航线不同舱位的价格;然后,航空公司会将运价数据,录入GDS系统;之后,在线旅游平台会从GDS系统查询舱位及价格,并将结果展示在用户面前。在线旅游平台作为机票销售渠道,并不参与机票价格的制定。机票价格的唯一制定方是航空公司,在线旅游平台只是将接收的数据如实在平台展示。在这一链条中,数据会经过至少两个传输步骤:航空公司上传GDS系统、再由GDS系统传输给在线旅游平台。航空公司的舱位及其对应的价格在实时变动,而这些数据在二次传递的过程中存在时间差。所以就会导致每次查询会有这类问题。
“大数据杀熟暴露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非对称以及不透明。”陈礼腾表示,平台根据大数据来杀熟,背后的技术来源是电商销售“千人千面”的技术,其源头在于平台根据搜集用户的个人资料、流量轨迹、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通过平台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然后根据这个画像来给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服务和相应定价。
陈礼腾介绍,针对大数据杀熟,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有明确规定,一是在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提供商品、服务搜索结果的同时,要一并提供非针对性选项,通过提供可选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二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发送广告的,还应遵守《广告法》规定。三是明确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此外,由于数据掌握在平台手中,对于数据的处理方式外人不得而知,对于“杀熟”现象的规避主要还是要依靠企业的自觉,只有平台正视大数据的价值,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应用,才能更好地的服务消费者。
以下是报道原文全文:《大数据杀熟日趋频发 消费者如何避免中招?》
“同样的机票比其他平台贵700多元。”近日,知名作家王小山在其微博炮轰飞猪旅行App称,自己遭遇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损害消费者利益。随后飞猪立即否认,“从来没有,也永远也不会有。”随着互联网消费激增,尤其是电商、旅游消费增长,平台不断搜集用户画像,专挑“软柿子捏”的杀熟情况越发普遍,消费者如何避免杀熟陷阱,对此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大数据杀熟频发
针对知名作家王小山炮轰飞猪旅行App利用大数据杀熟一事,飞猪今日在官方微博回应称,“飞猪敢于承诺: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前不久作家王小山在一个旅行达人的提醒下,发现自己到利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机票比同一航班的人贵了700多元。愤怒之下,王小山微博炮轰飞猪,并表示“都是泪啊,亲”。不过,该消息立即得到飞猪的否认:“飞猪敢于承认: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利用大数据损害消费者利益”。
记者采访了解到,“杀熟”现象如今已经越来越普遍,就连著名电商平台京东,前些日子也被爆出对用户进行“杀熟”行为。有市民向媒体爆料,京东商城里同样一款手表,新用户的价格竟比京东plus会员的价格还要便宜500元。同时滴滴、携程、美团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也不断被爆出“杀熟”,刺激着大众的神经。
对用户信任的背叛
越是信任平台,同样的东西越是比别人买得贵,如今,利用大数据杀熟已经成为互联网圈的潜规则。互联网公司为何频频利用大数据,背弃用户的信任呢?天使投资人、互联网专家郭涛告诉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大数据杀熟是科技带来的双刃剑,因为数据的累积,平台会生成众多用户画像,那些消费额度高,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自然成为杀熟对象。而往往新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用户粘性不强,平台不仅不杀熟,甚至还铺贴教育用户,相比之下,这样的落差让老用户不能接受。同时,他还指出,OTA旅行平台是被曝大数据杀熟的重灾区,因为机票、酒店的成本上涨,为了获取一定的利润空间,对有支付能力、支付意愿的老客户,杀熟成了一种潜规则。
北京华讯律师事务所主任张韬向记者表示,通过法律规定避免电子商务经营者作出对消费者不利的差别待遇,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比如我经常通过网络平台订某一家酒店,成为其忠实消费者后,当我再次下单时,不应根据我以前的选项,给我高于其他人同一时间段内的交易价格。这种问题具有隐蔽性,消费者往往不易发现。”
杀熟暴露产业不透明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在接受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大数据“杀熟”,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同平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出了不同的价格。由于我国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是实行的市场调节价,对于不同平台设定不同的价格,其不涉及法律,因此消费者维权的意义不大。第二种情况是同一平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了不同的价格。这种方式的大数据"杀熟"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规定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有可能还涉嫌一个价格欺诈。陈礼腾表示,对于价格差异,原因不全是“杀熟”产生的。航空公司根据收益管理原则,根据季节、运力变化、流量波动等因素,制定不同航线不同舱位的价格;然后,航空公司会将运价数据,录入GDS系统;之后,在线旅游平台会从GDS系统查询舱位及价格,并将结果展示在用户面前。在线旅游平台作为机票销售渠道,并不参与机票价格的制定。机票价格的唯一制定方是航空公司,在线旅游平台只是将接收的数据如实在平台展示。在这一链条中,数据会经过至少两个传输步骤:航空公司上传GDS系统、再由GDS系统传输给在线旅游平台。航空公司的舱位及其对应的价格在实时变动,而这些数据在二次传递的过程中存在时间差。所以就会导致每次查询会有这类问题。
“大数据杀熟暴露出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非对称以及不透明。”陈礼腾表示,平台根据大数据来杀熟,背后的技术来源是电商销售“千人千面”的技术,其源头在于平台根据搜集用户的个人资料、流量轨迹、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通过平台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然后根据这个画像来给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服务和相应定价。
货比三家才是王道
大数据杀熟日趋猖獗,消费者在网购消费时如何避免?互联网专家郭涛表示,消费者在消费者还是要货比三家,不要太过信任平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用长期登录平台账号,在非登录的情况下查看价格,然后再登录账号进行对比。同时,可以申请不同账号登录同一平台比价,避免遭遇杀熟。”
除了消费端行为,对于整个市场监管,国家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介绍,针对大数据杀熟,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电子商务法》有明确规定,一是在针对消费者个人特征提供商品、服务搜索结果的同时,要一并提供非针对性选项,通过提供可选信息,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二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发送广告的,还应遵守《广告法》规定。三是明确违反本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此外,由于数据掌握在平台手中,对于数据的处理方式外人不得而知,对于“杀熟”现象的规避主要还是要依靠企业的自觉,只有平台正视大数据的价值,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应用,才能更好地的服务消费者。(来源:重庆商报 文/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