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经社讯)3月28日,携程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351家双语服务示范店,标志着中国旅游行业在提升入境游服务品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此举不仅为外籍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旅行体验,更折射出中国旅游企业以创新服务响应政策号召、抢抓市场机遇的战略布局。
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共振,双语服务成入境游复苏关键
据网经社移动出行台(DCX.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包括完善多语种服务、简化签证手续等。这一政策为旅游行业指明了方向,而携程旅游的快速响应正契合了国家战略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3倍,其中欧美游客占比显著提升。然而,语言沟通不畅、服务信息缺失等痛点仍制约着入境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容。携程研究院首席分析师王鹏指出:“外籍游客的旅行决策链条更长,对线下服务网络的依赖性更强。双语服务门店的布局,正是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体验的关键枢纽。”
三大核心举措构建服务矩阵,打造“无界旅行”新标杆
携程旅游此次推出的双语服务示范店,通过“标准化+本地化”的运营模式,构建起覆盖咨询、预订、售后全流程的服务体系。门店配备专业双语导游、提供多语种旅游手册,并开通24小时英文客服热线,确保游客从行程规划到落地执行全程无忧。
值得注意的是,携程还创新性地将AI技术融入服务场景。通过智能翻译设备与人工服务相结合,门店可实时处理超过30种语言的沟通需求。此外,针对外籍游客偏好,门店特别增设“文化体验定制”服务,推出京剧主题旅游、非遗手作工坊等特色产品,帮助游客深度感知中国文化。
战略布局撬动行业变革,入境游生态链迎来重构契机
作为国内首个大规模铺设双语服务网点的旅游企业,携程的示范效应已引发行业连锁反应。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20家旅行社及OTA平台启动类似计划,部分景区也开始加强多语种导览系统建设。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李建中认为,这一趋势将推动入境游产业链的升级再造:“过去入境游服务主要依赖线上平台,线下触点不足导致游客体验断层。随着实体门店服务能力的提升,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各环节将形成更紧密的协同网络,进而催生更多精细化服务产品。”
展望未来:服务升级与文化输出的双向奔赴
当前,中国入境游市场正处于恢复性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携程旅游CEO孙洁表示,未来三年企业将持续加码线下服务网络建设,计划将双语门店数量提升至1000家,并逐步拓展至日韩、东南亚等主要客源地国家。
在此过程中,企业不仅要解决“服务可得性”的问题,更要通过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平衡,传递中国旅游服务的温度。正如一位刚体验过携程双语门店服务的美国游客所言:“这里的工作人员不仅能用英语沟通,还能为我推荐真正有趣的本地活动,这让我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识。”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市场主体创新赋能的双轮驱动,中国入境游市场将加速释放潜力,为全球游客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旅行选择,同时也为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